微信图片_20171116173049.jpg
搜索

新闻热线:010-57380754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首页 >> 书评 >> 正文

中年危机之前的自我救赎

发稿时间:2017-11-03 14:5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名:我在未来等你 

    者:刘同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号:ISBN 978-7-5596-0894-9 

    价:42.00元 

  上市时间:2017年925 

  

  这是一个准中年人被一个少年唤起了遗忘的初心,重新获得勇气追寻始终的故事。虽说这样类型的戏码实在很常见(比如《闻香识女人》、《菊次郎的夏天》……)。但是《我在未来等你》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地方在于,那个拯救36岁的自己的绝望人生的人,不是别人,而正是曾经的17岁的自己。 

  17岁的郝回归(刘大志)活生生地站在了36岁的郝回归的面前,他成了他的一面镜子——一方面,观照出了他在成人世界里被磨损得日益残破的自我;另一方面,不断地提醒他作为一个保有自我完整性的个体本应具有的形象。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说,我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发生在“镜像阶段”(大约出生后6-18个月期间)尽管婴儿行动不便,需要哺养,但当他瞥见镜中影像的那一刻形成了某种认同感。他第一次将破碎的混沌的身体感官,转换成了整体性的、有别于环境的存在镜像。 

  但正是从镜像阶段开始,我们既是主(镜前人),又是客体(镜中人),我们需要不断通过外界影像(拉康所谓“想象界”)以及语言环境(拉康所谓“象征界”)来反复地建构自我主体,确认自我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自身的误读和误认,而自身的认同都是暂时的。  

  真正的自我,似乎成了一个永远失落在过去的客体。换言之,我们一切欲望就是找寻自己缺乏的东西,即我们在遭遇“想象界”和“象征界”之前的那个整体性的自我。并且,这种缺乏和寻找的过程会持续一生。 

  所以,但当小说里36岁的郝回归穿越了时空,那些时光流逝中由想象和回忆组成的无数怀念的瞬间重新定格成一个17岁少年的日常出现在了眼前。这不仅意味着那些构建了自我的曾经的过程重新发生一遍,更意味着在自己17岁的镜像面前重新观照了一遍能够让曾经的我和现在的我都认同过的“自我”及其“成长”的影像。   

  小说主角既是两个人又是一个人的设计,形象地表明刘大志和郝回归之间的“他者”和“自我”关系是迷糊的,界线是变动的。郝回归眼中的“他者”实际上是曾经的“自我”。这种情境之下,郝回归仿佛第二次进入了拉康的“镜像阶段”,以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情绪“凝视”刘大志,就像婴儿阶段第一次凝视镜中的自我。 

  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凝视是一种持续投射着自我欲望的“观看”。郝回归观看刘大志,更像那喀索斯凝视自己水中的倒影,是一个持续寻求自我认同,并在这种认同中获得自我满足的过程。然而,这种自我认同和自我满足的能力却又正是他在2017年的36岁的现实生活里所缺乏的。 

  小说文体的虚构本质使得青春的第二度发生成为可能,郝回归不是在记忆里而是在现实里(1998年的现实)面对面地凝视过往的自己。其最终结果表现为,他从自己的身上找到力量,救赎自我,修正人生。 

  在小说里“自我”不再是抽象意义上的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哲学概念,而是形象意义上的可以交谈、互动、对抗最终达成和解的活生生的主体和客体(郝回归和刘大志)。如果不从镜像凝视,而是从自我审视的意义上讲,《我在未来等你》以一种更为形象的方式诠释了自我救助、自我反省这类普世道理。就像《圣经》里说的“上帝助自助者”,孟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书榜
更多>>
资讯
更多>>
专 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