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71116173049.jpg
搜索

新闻热线:010-57380754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首页 >> 书评 >> 正文

传奇圣人王阳明的心学智慧——读《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发稿时间:2017-12-25 10:0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书名:《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作者:宗承灏 

  书号:978-7-5613-9335-2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市时间:2017.10 

  文/王战省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其实,从王阳明建立自己的学说主张开始,他的思想智慧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的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都直言自己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王阳明的心学对日本明治维新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一生俯首拜阳明”一语就出自日本海军司令东乡平八郎。那么,王阳明究竟有何魅力,其学说主张对我们具体有何效用?翻开这本《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可以找到答案。

  王阳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作为唯心学说的代表人物被批判的。这几年,他又被众多作者包装为现代人的心灵导师。心学是一门哲学,哲学里包含着智慧,智慧可以指导人的行事,所以说,把王阳明包装为心灵导师,也没有什么错。现代人试着去走近王阳明、走进心学,往往就是怀揣着寻求心灵慰藉、寻求方向指引的目的的。

  既然如此,这本完整记录了王阳明一生行事和思想脉络的著作,一定有某个片段可以使读者产生共鸣。这本书呈现出的王阳明,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圣贤的形象。他也曾是个聪慧而顽劣的孩童,心性跳脱,对长辈提出的安心求取功名的要求不屑一顾。他爱看杂书,痴迷军事,就是对八股文字不感兴趣。后来,他靠着自己的聪慧和勤奋,也取得了功名,步入了仕途。王阳明的仕途是坎坷的,一进入官场遇上的就是刘瑾弄权的朝局。作为“士”的王阳明,坚持自己的操守,没有向宦官集团低头。

  造化弄人。仕途不顺,王阳明便走上了悟道讲学的道路。按作者所讲,“成圣贤”是王阳明从小就树立的追求。但是,很难说王阳明没有想过位列相位、辅佐君王。只是,面对命运的转折,王阳明能够顺从自己的内心,就像范仲淹所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然而,王阳明的一生,注定是不凡的一生,命运给他安排了挫折,也安排了重大的机遇。王阳明科举出身,但是一生最大的功业却是剿匪平叛。一届文弱书生,何以能成此大事?这就要从王阳明小时候对军事流露出的兴趣说起。王阳明虽然在科举中取得了功名,但他不是书呆子,他主张“事上练”,主张“知行合一”,因此他是有才干的。

  王阳明众多的身份标签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便是学者、老师。《传习录》记录的是王阳明及其弟子的问答,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发扬广大,与他善于启发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曾有一个青年跋山涉水、远行千里找到王阳明,向他请教学问之道。王阳明告诉他,他已经求得了做学问的道理。青年疑惑不解。王阳明告诉他,他心里想的是要去求取学问,于是便乘舟骑马,跋涉千里,这便是“知行合一”,便是从心出发。懂了这个道理,还有什么学问是学不到呢?那个青年对王阳明的说法非常满意。凡此种种,皆可在书中“知”的章节窥见。

  作为孩子的王阳明,作为开启人生道理选择的青年王阳明,作为士人的王阳明,作为学者、老师的王阳明,面对人生境遇坦然处之的王阳明……这种种角色的王阳明,总有一个适合读此书的你带入进去,看看王阳明是如何做的。他说的话,又能对自己有何启发。用心去体悟,用力去实践。阳明的智慧便是“知行合一”,所以他也不愿意自己的智慧,躺在故纸堆中仅供学究考据。他就是要指导我们、启发我们,他的智慧,就是要对我们有所裨益。“此心光明”,这是圣贤的境界,愿阳明心学的光芒,能够照亮你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书榜
更多>>
资讯
更多>>
专 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