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书评 >> 正文

《食物探险者》:最后的古典植物探险家

发稿时间:2020-06-28 12:55:00 来源: 北京日报

《食物探险者》

[美]丹尼尔·斯通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人类历史上,各个地区、大陆间的植物迁移如丝缕般赓续绵密不曾断绝。早期的小麦、胡萝卜、葡萄,晚近的辣椒、玉米、红薯等都是中国历史上引进的重要植物。植物引进,不仅丰富着人类的食物选择,而且还深刻影响着当地农业的方向与未来。对传统农业大国中国而言如此,对近代新成立的美国亦然。

  自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欧洲殖民者前赴后继地进入这片“仅500万人占有60亿英亩土地”的大陆,战争杀戮和传染疾病吞噬了大量的土著人口,殖民者带着旧大陆的知识和物种在新大陆开始了他们的试验。“建设新殖民地的过程意味着建立一个可持续的食物种植体系。”引进作物对初期美国来说显得如此重要,以至于时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说:“为任何国家做的最大贡献,都莫过于能为其增添一种可供栽培的有用植物。”美国的驻外领事也会留心搜集国外种子寄回国内。

  植物学家费尔柴尔德(1869-1954)生活的年代正是美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当时人们能吃到的食物非常有限,主要延续着英国带来的饮食传统(面包、奶酪、肉类),水果和蔬菜很罕见。费尔柴尔德的贡献就集中于此——他出生时,美国的农业风景画单调无趣;他去世时,已是五彩缤纷的景象了。

  除了美国自身需要引进新作物的迫切现实需求外,西方世界中漫长的自然探索传统也是费尔柴尔德出发的重要动力。从航向牙买加的汉斯·斯隆爵士到小猎犬号上环球航行的达尔文,一次次的探索和冒险积累了人们关于自然的知识,世界的面纱一块块地被揭开,动植物被清晰地分门别类,探险家一直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费尔柴尔德年幼时有幸见到了当时著名的探险家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他几乎和达尔文同时提出了“自然选择进化”的思想。华莱士将其代表作《马来群岛》送给费尔柴尔德,遥远异域的神秘意象“激发了少年费尔柴尔德的雄心。”

  引进作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费尔柴尔德所供职的美国农业部“首要任务一直是提供种子”,但是其种子引进往往得不到农民的认可,被认为是“镀金时代的花瓶工程。”但是,美国广袤的土地需要多样化的作物。在费尔柴尔德的鼓动下,农业部长威尔逊给他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种子暨植物引进办公室”,但经费和设备非常有限。在有限的官方支持和贵人相助下,他给美国引进了迈耶柠檬、桃子、羽衣甘蓝、香橼、啤酒花、鳄梨(牛油果)、樱花等重要植物。新的植物或者优良品种种植方式恰当,再辅之以合适的水土,往往会产生一个新的产业,而且很多影响在日后才能呈现,比如鳄梨、羽衣甘蓝这类作物,在现代营养主义的研究和鼓吹下才从无人理睬到备受追捧。

  费尔柴尔德引进作物的同时,美国对动植物的检疫标准却越来越严格。191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植物检疫法》,管控成了植物引进的常态。即便如此,费尔柴尔德依旧通过助手的帮助给美国引进了有价值的植物品种。

  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植物交流出现在大航海时代之后,环境史学家克罗斯比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新旧大陆间的物种频繁交流,相对于物种丰富、人口密集的旧大陆,新大陆的受益和改变更为巨大(现代文明的视角)。费尔柴尔德所处的时段可以说是这一“大交换”的余音。两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民族国家纷纷确立,植物的交流不可能再像往日那般通畅无阻。优良品种被视为重要的物质资源,间谍式的骗取已成过去式。所以,我会评价费尔柴尔德是“最后的古典植物探险家”——新品种的发现越发困难,国界的阻滞更加明显,探险逐渐成为上个时代的故事。费尔柴尔德的两个助手迈耶和波普诺是这个故事最好的注脚:前者在中国的植物探寻激情日渐消沉,患上了“思乡病”,最后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他的消沉“恰巧与植物引进事业的衰退同步”;后者在1925年放弃了植物探寻工作,选择成为联合果品公司的首席农艺家,这是美国大农业的未来。古典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人们的探索是否已经终结?面对当下日益严重的人口、环境、粮食危机,地球上已经没有新大陆供人们试错试验,人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探索的脚步就会永不停歇。(佘涛)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