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书评 >> 正文

借文学的“亮眼”重获光明

发稿时间:2021-09-08 13:54:00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作者:曾镇南

  曾令超是我国当代著名盲人作家,《人生跋涉》是他的一部自传。我曾研究并评论过他最具代表性的三部长篇小说,也曾隐约猜测到他的文学创作带有某些自叙性的色彩。但是,直到我认真地读完这部长篇自传后,才更深地了解了这位中年因见义勇为遭遇歹徒引爆炸药而负伤失明的法官为什么会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为什么能取得如许的创作成绩。曾令超以他朴素而生动、切实而具象的描述,在自传中写出了一个倔强勇毅的奋斗者在坎坷曲折的人生长途中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而他在几乎陷入人生的黑暗绝境时找到的文学之路,正是他不忘走进革命队伍时的初心,一以贯之地在一个新的生活领域里继续践行其奋发自强的人生追求。《人生跋涉》提供了一个奋斗者艰难跋涉、向着崇高的生活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纯洁自己心灵的人生典型。这才是它不断在各行各业的读者中静静地被传看、被称许的原因。它拥有的读者面之广,远远超出残疾人或一般文学爱好者,而在社会大众中起着具有普遍性的人生教科书的作用——当然,这是有着独特的思想锐力和鲜明的文学特色的教科书。

  若要具体地概述一下《人生跋涉》的价值,我以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曾令超在中年因公负伤失明之前,从对自己少年到中年生活历程的叙写,简洁而真挚地写出了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在新社会的阳光雨露化育中、在党的教育浸润下,怎样成长为一个有觉悟、有文化、能思考、富情义的与时俱进的时代新人。其成长的过程是平常的,也是奇崛的。因为这个农家少年酷爱读书,也酷爱自由,对正义有执着的追求。他既尝过生活苦涩的滋味,也不时放飞自己对真、善、美的遐想。他曾秉性耿直而碰壁,也会渐谙世情而自律。他像一只倔强而踏实的“水牯”,上学就天天向上,刻苦钻研,努力做品学兼优的学生,积学以待时代转机。回乡务农则学瓦匠、学犁田等劳动本领,当保管员的短暂经历也成了他初任公职、严格律己的一番历练。后来回到母校当民办教师,上完师专当中学教员,他勤学苦练,恪尽教师的天职,知难而进,硬是把一个差班带成了向优选班看齐的好班,自己也成了深受学生爱戴、家长称许、领导表彰的教师典范。当然,这一切看起来是那样平常,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那一代人普遍经历过的。难得的是曾令超结合自己的家庭状况、身处的“小社会”状态、亲历的时代进步与转机,在一件件生活细节的描写中,打上了自己倔强而敏感的个性烙印,写出了看似寻常的人生曲折中个人内心的起伏,这就使读者看了常常有感触相通、同声相应、有会于心之慨。

  这本自传的价值的另一方面,或更为世人看重,就是讲述曾令超见义勇为负伤失明后,一度陷入茫然困厄之中,随后奋而学习文学创作,几经坎坷、终渐有成的这一段奋发自强的非凡人生历程。这是大多数富有同情心、能够设身处地体味视障人士处境的读者所不能不叹服的。曾令超为什么“能”?是他有过人的文学异秉吗?还是他得到了贵人的点拨、识拔?粗看起来都有一点,但都不是根本。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在此前所接受的教育和历练中,具有了一定的文化修养、坚毅的品质、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与人交流、互润感情的能力,已经成长为了一个自觉的、有朴素的党性的共产党员、政府工作人员。总之,他具备了丰厚的创作潜能,又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一经友人的点拨、识者的扶植,自然就破土而出,在他那身处的特定时空中,迅速获得社会的回响、受众的接纳,成为扶夷江畔、崀山脚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这个借文学的“亮眼”重获光明,凭改革开放的新时势而走向成功的曲折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是应该特别注意的,一是曾令超对社会主义的伦理关系中“友”这一伦的珍重和描写。这不仅见之于他与终生挚友郭笃先之间、他与干部楷模郑培民之间情逾兄弟的友谊,也见之于他在普通读者群中交下的身处人生低谷的“忘年交”,甚至伸而扩之,还可以见之于他处理家庭伦理关系时,在夫妇之伦、亲子之伦中,也融入了志同道合、生死不渝的朋友之伦的因素,这是他在个人生活自传的写作中贯穿的一条道德伏线。这条伏线的存在,使他的自传焕发出一种纯洁的伦理热情和光辉。另一点是曾令超在学习和尝试以笔墨问世的道路上那种超乎常人想象的锲而不舍的韧劲、愈挫愈奋的干劲、敢试敢为的闯劲,这也是我们从他坎坷跋涉的人生记录中所应珍视的部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曾令超平凡而轶群、踏实而雄迈的人生,不正好可成为我们每一个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奋进的读者见贤思齐的典范?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