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71116173049.jpg
搜索

新闻热线:010-57380754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梁晓声:不忘初心的知青作家

发稿时间:2019-09-18 09:12:17 来源: 法制日报

 

  作家梁晓声

  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布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梁晓声的百万字著作《人世间》位列其中。

  记者宋晨希说,我很早就知道作家梁晓声这个名字,但从未看过他的作品。我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由他的小说《雪城》和《年轮》改编的电视剧曾轰动一时,但余生也晚,从来没有完整看过。前几年,由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知青》《反城归来》也同样没有看过。

  后来,阅读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知道他是知青小说的代表作家,“描写了知青生活的苦难,凭吊流逝的岁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

  真正让我开始关注梁晓声,是几个月前现代出版社找我主持梁晓声的新书——《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为了准备活动相关内容,我开始搜寻梁晓声的相关作品和经历,这才发现,他是少有的,还在笔耕不辍的当代作家。这让我意识到,曾经的知名作家并未走远。而且,用他自己的话说,“知青小说”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只占到很少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散文、杂文以及社会时评,记录社会与人间的真善美,同时也批判人性的假丑恶以及社会的顽疾。

  其中,《中国社会阶层分析》《郁闷的中国人》等知名度较高。作家分析社会,总是笔尖常带情感,虽说少了学者的冷静,但却更能直指人心,让人们能切身感受他所说的道理,直面社会的危机。

  和蔼如邻家老人

  有人说,梁晓声有点鲁迅的味道,这话不假。

  第一次见到梁晓声,是在“聊斋”活动开始之前的半个小时。原本在网上看到梁晓声的照片——冷峻中带点孤傲,会觉得他很难接触,但一接触,却发现他和蔼得如邻家老人,他永远提着一个帆布包,脚蹬一双布鞋。对读者的问题,有问必答,请求签名,也从不拒绝,即使在上台之前的几分钟,也还在抓紧一切时间为读者签名。

  整场活动结束,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梁晓声虽然已经70岁了,但头脑灵活,随时都在思考,时刻都在呼吁人们,应该重拾阅读的兴趣。我曾在活动现场中说,您根据《聊斋》创作的小说《异邦奇谈》结尾似乎过于残忍。他认真的想了想,笑着说:“似乎应该有点恻隐之心,我以后要改一改。”

  知名作家,能做到如此宽容,的确少有。

  有了这些因缘,让我在后来的阅读里,经常关注梁晓声,关注他作品,也关注他的人生。

  阅读,不辜负母亲的期许

  1949年,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原名梁绍生,小学时才改名为梁晓声。他的祖籍是山东,父亲十二岁“闯关东”,而后定居到了东北。梁晓声父亲生活的时代,岁月动荡,他的父亲曾被日本人抓过劳工,要不是后来押劳工的火车被抗联伏击,将其解救,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梁晓声了。

  梁晓声有兄妹五个,他排行老二。解放后,父亲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去了四川。家中抚养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身上。

  幼时家里的贫穷,给梁晓声内心蒙上些许的阴影,但同时,也显现了父母的伟大。母亲会给梁晓声讲民间故事,虽然“目的并不是培养我的文学爱好,只不过是怕我将来不孝,使她伤心;还怕我将来被民间舆论斥为不义之人,使她蒙耻”。但这些故事却在梁晓声的内心中,埋下了对讲故事的喜爱,也对“义”开始崇尚,这些都潜移默化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

  年纪稍长一点后,梁晓声开始看小人书,一旦有钱就跑到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去租小人书。父亲目不识丁,非常反对孩子们读闲书,甚至因为母亲给孩子钱买书而大发其火,但母亲却对他们无条件的支持。

  在《母亲》这篇文章里,梁晓声曾经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梁晓声渴望买一套《青年近卫军》,一元多钱,这是母亲一天的工资,全家一天的生活费。他鼓足勇气去工厂找母亲。在周围女工们齐声反对下,母亲还是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卷毛票,给了梁晓声,并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就这样,梁晓声有了自己的第一套长篇小说。

  这段故事在梁晓声的回忆文章中反复提及,甚至后来梁晓声还在央视《朗读者》的节目中读过,感动了很多人。这篇文章除了体现母爱的伟大,其实也能从中看到,梁晓声的一生将阅读视为自己生命的渊源,背后有母亲的期许,也有不辜负母亲将全家一天生活费拿来给他买书的挚爱。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书榜
更多>>
资讯
更多>>
专 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