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71116173049.jpg
搜索

新闻热线:010-57380754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敬一丹:妈妈不在,我一眼望到了月光

发稿时间:2020-05-11 09:4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妈妈在时,我看到的是夕阳;妈妈不在,我一眼望到了月光。”敬一丹在社交平台上敲下了这一句话。

  在生命的维度限制之外,敬一丹又展开了一次和妈妈的灵魂对话

  母亲节对敬一丹来说,或许会有些缺憾,“但不论母亲是否还陪伴在身边,我们都要过这个节。”她的新书《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记录下的是她与母亲相处的最后一段时光,借这段“月光之下,生死之问”的经历,传递着一份对至亲、血脉和生命更深刻的体悟。“倘若所有的儿女,都会在这一天花时间去思考母亲留下的这些人生话题,这个节日,也就有了更深长的意味。”

  一年前,在种种痛苦、种种挣扎、数日昏迷、两次病危通知以后,敬一丹没能再等来母亲睁开眼睛。那一天是她的生日,那个曾经在这一天给了她生命的人,如今却在这一天告别了生命,这是她没能料到的。她多次问自己,“是巧合?是隐喻?在妈妈的生命里,在我的生命里,这个日子,意味着什么?”

  面对这个永远的谜,她想起了病床前母亲的嘱托:“你把这段写写吧!我不能写了。”在敬一丹眼里,母亲一直是一个积极生活,事事记录的人。一张小纸片、一页日历、一幅孩子画的画、一封家人写的信,这些也许普通的物件,在母亲看来都是承载了独特价值的“宝贝”,都被母亲好好珍惜、细心留存着。

  受母亲影响,记录同时也成为了她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自觉。当母亲没有能力再去将这件事延续着做下去的时候,敬一丹意识到在这方面深得遗传的自己,必须要替妈妈完成这个心愿,并且如果不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来,她似乎就很难让自己安下心来。

  提起笔的时候,敬一丹回想起最后一段陪在母亲床边的日子,那种亲眼看着母亲的生命在一点一点走进暗夜的感受依然如此真实,她将其形容为内心的“至暗时刻”。但即使天黑了,她发现那样的时刻也是有一种光的存在,那是生命的态度,就好像月光一样,虽不耀眼,却柔和安宁。于是,一个书名,也是每个中国人从小就熟悉的五个字——“床前明月光”,一下子在她的脑海里浮现了出来。

  回望写作的那几个月,敬一丹坦言说,将这段经历具象为笔下文字的过程,“痛苦”一词贯穿了始终。在失去母亲的现实里记录与母亲的回忆,那种痛苦让她感到难以表述,因此几度被迫放下笔,却又在停下来之后被更猛烈的痛苦包围,而再次拿起笔,如此断断续续,反反复复。当终于完成了全书写作的那一瞬间,她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做到了母亲的嘱托,而且在生命的维度限制之外,又展开了一次和妈妈的灵魂对话。

  书稿写完以后,敬一丹本以为这样不自觉就流泪的日子能画上一个句点

  身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有不少喜爱她的观众和粉丝朋友,“不过其中最忠实、也最贴近我生活的,得属我的母亲”。不论是之前还是退休以后,只要有她主持的节目,母亲不仅都守在电视前准时收看,还会给女儿附上一段非常到位的点评。

  到后来母亲病重,虽然敬一丹的节目像往常一样在电视上播出,母亲却没有力气再看了。在床前看着昏睡状态下的母亲,一种难以名状的哀伤在她心里放大、再放大,她意识到,可能屏幕前将要永远地少去一双关注的眼睛。

  书稿写完以后,敬一丹本以为这样不自觉就流泪的日子能画上一个句点。然而,逼着千百万人直面生死的疫情袭来,这种面对母亲、面对至亲离自己远去的无力与心碎,在无数家庭中蔓延开来,又在更多的儿女、亲人心里不断放大、再放大。那些崩塌,那些挣扎,那些牺牲,那些与死神抢夺生命的人,那些逝去的生命,让敬一丹又陷落回了记录的那段时间里常常流泪的状态,也让她深深感到,失亲,不是一个人的悲伤。

  在新书封面的设计上,她融入了这一份感悟。一眼望去,封面上有一轮圆月在淡淡的灰色云层之间散发着光芒,而细看这片云,会发现里面藏着许许多多不同语言的“妈妈”字样,有汉语、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还有我们的少数民族语言……敬一丹家人们手写的“妈妈”,也放在了印刷体之间,传递着一种不同的温度。“这是全人类最有共鸣的一个话题,我想,它是可以拿出来和所有人一起交流的。”敬一丹说道。

  所有失亲的生者都是这样——他们带着一段曾经的记忆、一份生命的空缺、一阵永恒的痛感继续过着生活。这种失去和被掏空的感觉,不能填补,无法释然,烙在心底,伴着余生。而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局之下,有关至亲和生死的话题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疫情面前,当暗夜降临,敬一丹想用这本书,洒一束月光:人与人各自的哀伤无法分担,但生命的体验可以共鸣;席卷而来的苦难无法疗愈,但我们需要倾诉、释放,在相拥取暖中汲取力量,获得慰藉。

  走完了“为母亲送行”的这段路,敬一丹抱着记录的初衷写下了这本书,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有痛感的思索,进而提炼出了一份对至亲、血脉以及自我更清醒的认知。她将这些感悟诉说在了字里行间,愿与身处各个阶段,但同样关注生命的读者做一番交流。

  对病床上的至亲而言,朝朝暮暮的陪伴才是最不可替代的良药

  其实此刻的我们不论停留在哪个年龄段,都无一不在面对着同一样事物,那就是时光。昨天、今天、明天,时光的流逝,生命的进程是所有人无法避免的共同话题,母亲离世以后,敬一丹也从以前的“觉得黄昏离自己还有距离”,到现在“意识到自己一下子就站在了夕阳里,望到了天慢慢黑下去的那一步”。

  经历了转变的她诚恳地说,“这本书写的是昨天的事,但写下这本书是为了明天,我们对于生命的思索,最好从现在就开始。”很多人在面对生命发生转折的时候,往往会用猝不及防、手足无措,或者失去平衡这些词来形容。直面至亲的逝去时,大多数人也都将难过深埋在心底,表现得隐忍克制。“这可能由于我们从小在关于生命这堂特殊课程上有一些缺失,也来自于传统意识的影响。”

  在母亲病重期间和离去之后,敬一丹的大部分阅读都有关于生命。比如说《最好的告别》《生命课》《妞妞》,这些同样有痛感的阅读,给了她坚持写下去的力量,也让她形成了另一种态度:在合适的时刻和分寸下,生死是可以拿出来谈论的。事实上,写下这本书,也让敬一丹和孩子们有了更透彻的交流,更多对彼此的理解,以及更经得起打磨的对待人生的从容。

  母亲的人生态度,以及这段生命体验本身,对敬一丹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她有时候会发现,自己现在的某个做法,就是来源于妈妈不经意间带给自己的启发;她经常感叹,对病床上的至亲而言,朝朝暮暮的陪伴才是最不可替代的良药;她依然会思考,从前以为只是一种理念的缓和医疗,原来是一种现实的需求,让亲人平和、有尊严地老去,也是一种爱的选择……

  作者:傅佳礼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宛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书榜
更多>>
资讯
更多>>
专 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