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人始终是需要精神的——《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创作感怀

发稿时间:2021-06-10 12:05:00 来源: 文艺报

  人们都说思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只有亲自动手写书后才明白,将个人的思考梳理成文有效呈现出来才是真痛苦。个人的思考只是自己说服自己,属于个人之事,但要以文字形式让别人看明白那就属于众人之事,容不得半点儿跳跃和马虎。且不论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否得心应手,试图用文字去说服人又何其难也!

  我始终认为,书就是让人读的,道理再深奥,也必须让读者尽可能地在愉悦中走进书里,自然地接触和理解写作者的思考,那样才算是基本实现了一本书的使命。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激起读者的琴瑟共鸣,进而有所思有所获,那便是一本好书的使命。单纯的说教,强势的灌输,远不及抽丝剥茧的娓娓道来让人进得了门,听得下去,如坐春风。毕竟坐在书对面的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打动不了人心,何来说服可能?说服是一门艺术,要想润物无声,写作者就必须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尽量处理得顺当、妥帖,让读者阅读时少有一些晦涩、拗口、粗暴等不悦。对于写作者而言,实现这一目的当然是痛苦的,且对讲故事的能力要求很高,但显然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写作《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之初,我曾有过像当年修渠人“二月开工、五一回家”那样的盲目乐观,不仅高估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大大低估了写作的难度,结果断断续续就拖到了10月,中间甚至有过放弃的闪念。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于像我这样的业余写作者而言,写出一本拿得出手的书无疑是一个动心忍性的过程。还好大半年的疫情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我在工作之余得以勉强成文。

  即便有主观上的努力,但讲好红旗渠故事还是很不容易,毕竟半个多世纪前发生的事,距离现在的生活还是有些遥远,大量资料文献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消化、甄别、订正。要正确理解当年红旗渠建设者的初心和行动,中间需要跨越时代的隔膜,还有一些主观色彩的干扰。我努力地用理性去思考,用感性去书写,只为更接近一个客观的历史图景,让大家能够毫无障碍地认识一个真实的红旗渠,更清晰地理解红旗渠是如何建成的,更有效地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奋斗的力量。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但不同时代面临的问题却总有相似之处,有时还有似曾相识甚至是轮回的感觉,何况在思想上、精神上也未必就是后浪拍倒前浪。当美国以咄咄逼人之势打压我们之际,我们自然会想起新中国初创时期遭遇的封锁禁运,此时红旗渠精神也更加闪耀出穿透时空的魅力。

  人始终是需要精神的,只要他想发展,想进步,想实现梦想。人如此,社会如此,国家亦如此。五千年文明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百年抗争铸就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大基因,红旗渠精神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统筹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坚定地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这是60年前的红旗渠给予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今后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的有力武器。

  不忘本来,才能放眼未来。自立自信,才能成就未来。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牢牢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制度优势,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同时也要摒弃心胸狭隘的排外主义和妄自尊大的心理,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主动学习、借鉴、吸收一切外来文明精髓,利用好、发挥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唯如此,中国才能更加强大、更有韧性、更具活力。

  如果读者最后能够毫无滞涩感地看完此书,写作者就功成一半。如果借此加深了对红旗渠的了解,感受到那段艰苦岁月里人们是如何坚定信心、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进而对当下中国面临的挑战有所思考,此书就功成大半。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红旗渠”且越来越清晰的话,那就是写作者的大幸。

  愿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红旗渠”!(杨震林)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