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法的门前》:寓言中的寓言

发稿时间:2021-08-30 14:18:00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李其融

  《法的门前》是卡夫卡创作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其实是其长篇小说《审判》中牧师向主人公K讲述的一个故事,可谓寓言中的寓言。因此,即使故事的场景单一,一切情节围绕一扇大门展开,它依旧留下了丰富的解读空间。

  最精妙处是开头乍一看平淡无奇的话:“法的门前站着一个门卫,一个乡下人走到他的跟前,请求进入法的大门。”仔细打量这句话所构建的故事宇宙,会发现三个奇怪的地方:“法”处在门的后面;一个门卫把守着法的大门;想进法的大门的主人公并非被门卫拦下来,而是主动停下向门卫请求进入。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布迪厄“符号暴力”理论。例如《红与黑》中的于连能把整本《圣经》背下来,因为当他背完之后,他就不再是一个木匠的儿子,而拥有了成为教士、实现阶级流动的可能(至少他主观上这么认为)。《圣经》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权力,或多或少体现出教会对平民的“控制”,却被平民主动转化为自我成就的途径。就像《法的门前》提到,主人公早先就已认定法的大门会随时朝每个人敞开,他却仍主动停下向门卫请求进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驯服?

  乡下人想进入法的大门,要先对自己的动机达成自洽,即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之于他的意义为何。如果他不能进去,应会自然而然地询问原因,以作出相应的应对。而这个乡下人在自己的请求遭到拒绝后,仅仅询问“以后能否进去”,即使门卫只给出一个不明确的回答,他也决定义无反顾地等下去,就这样苦等一生,直至死亡。对权力的盲目服从已经烙印在乡下人的骨髓之中,他既没有自行通过大门,也没有打道回府,而是理所当然地等待下去,直到临死前在门卫的询问下才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除了我以外就没有其他人要求进去”。

  再联系卡夫卡所处的时代,当时的奥匈帝国王室与贵族将立法权与司法权尽收囊中,法律沦为统治阶层维护自身利益、压制平民的工具,而平民在此过程中自发地乖顺起来。沿着这个思路,我们不妨将这个寓言中的“门”理解为强权所带来的壁垒。门卫在开头时回答“可以进去,但现在不行”,在最后又说“这扇门只为你而开,除了你之外没人能进去”,而至于究竟何时才能放乡下人进去、为何安排门卫守门、谁安排门卫守门、门后究竟是什么、这套规则是否合理等问题,主人公和读者都无从得知,因为门卫没有透露(抑或他自己也不知道),乡下人也不曾问过。这便是权力与等级秩序的吊诡之处,明明乡下人认为法的大门随时对任何人敞开,明明门卫说这扇门只为他而开,他却莫名地在等待中耗尽一生。一如《审判》中神父对K说“如果你来,法院就接待你;如果你要走,法院就允许你离去”,而最后K还是被处死了,尽管他连自己犯了什么罪都不明白。

  在卡夫卡的作品中,主人公为达成某一目标而作出的努力常常是徒劳的、荒谬的、无意义的,甚至可以说,结局早在他们作出努力时就已注定,因为他们的行为与目标之间存在巨大的悖谬。卡夫卡常常描写一种追求存在和意义所带来的孤独、痛苦和折磨,而他笔下的主人公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得到救赎。

  《法的门前》主人公的初衷是要进入法的大门,追寻“法”,却在被门卫长久地阻拦后,试图贿赂他(违背法律的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假使他贿赂成功而得以通过这扇门,那追寻“法”之于他的意义也就消解了。而在贿赂失败后,他开始抱怨命运,甚至拜托门卫身上的跳蚤帮忙说情。在主人公的行为逻辑里,最初的“追寻法”逐渐变成了“请求门卫让我通过法的大门”,“法”之于他的意义仍是越来越缥缈了。

  “法”本是无实体的,现在却好像化身成了门卫。但事实上,这个门卫也无从得知“法”的面貌,因为他曾经对乡下人说过:“如果你这么想进去,那你大可试试不顾我的禁止。不过你得注意,我的权力很大,而我还只是级别最低的门卫。里面每一道门都有一个门卫守着,他们的权力一个比一个大。仅仅是第三个门卫的注视就让我觉得难以承受了。”

  至此,我们不禁要进一步追问:处于这重重大门背后的真的是“法”吗?牧师说完故事后,还对K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必把他的每句话都作为真理来接受,只需当成必然的东西来接受。K回答道:真可悲,生生把谎言说成了普遍规则。或许,乡下人所追寻的目标原本就是一场谎言、一场虚无。

  这个寓言中的寓言,意味深长。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