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看画小记》:记录艺术走过生命的痕迹

发稿时间:2021-11-06 09:47:00 来源: 新华网

《看画小记》

《花神芙罗拉》

  九月的一天,我去学校看望陆绍阳老师,他送给我他的新书《看画小记》。虽则在那之前我早已看过里面的文字,但仍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促令我还未走出校门即坐在法学楼前翻看。书上是一行行熟悉又陌生的文字,与其说这是一本新书,倒不如说更像是位等待中的“故知”。

  那天穿过久违的北大校园有种快意,眼前是与燕园墙外一样的秋日景物,却显得格外清爽舒朗。似乎这也暗合我对陆老师一贯的印象。时光倒退回二十年前,那时我是初入北大的硕士研究生,陆老师是校园男神,多少抱着好奇心理我去旁听过陆老师的电影课。然而那即是我对陆老师的全部认知,直到几年前,受老友少波所托去采访陆老师,才第一次与他正式相识。陆老师隔三岔五发些文章给我,从写基克拉泽斯玩偶雕像的“吹双管笛的人”到谈波提切利艺术风格的“万物萌芽滋长”,从观展感想到画家艺评。时间久了,我发现陆老师对“看画”这件事是极为认真的,而他对艺术的感觉,他在文字里散发出的真知,他的勤奋,都令我这个“专业人士”感到汗颜。我认真拜读,不敢潦草对之。

  2019年夏天,陆老师说他要去巴黎参加一个国际会议,问我能否给他找一位当地朋友做博物馆导览。思来想去,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唯有劳动人在希腊的少波才能胜任。之后我就听到他俩便览各大博物馆,几个小时长久徘徊于喜爱的名画之间的趣事。正是在巴黎等待与陆老师会合的时候,少波在蒙帕纳斯的旅馆里写下了陆老师这本书的序二“凝视河流的大海”。 当书稿付梓,再去细读陆老师文字之时,我却另有一番释然涌于心头——好友固然有着各自的华彩,而作者始终有他不疾不徐的文字节奏。少波的语言雄壮浩瀚,陆老师则常是涧泉清溪,娓娓流溢,情至深处心旷远;少波的风格里是漫溢的情感,陆老师则是引而不发,点到即止,像是日常路过的一个安静村庄,又像是大海表面下泛起的微粼。现实生活中,陆老师温雅兼之而直接果断,葆有一以贯之的君子风范,而在文字中,陆老师更像是典型东方人物画像的微妙叠影,在大面积的明处是色彩清亮的纯净澄澈,在明暗转折里也有着博斯般洞悉世情的历练。

  《看画小记》可以被看作是陆老师清谈之风的延续,这与他平素的行事作风如出一辙,而在细微之处的评断又使这样的平静超脱出表面的淡然。在《小记》里,每一篇文章的标题都起得绝好,“回到纯粹,或混沌的世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要表现一个事物,先要远离一个事物”,很能点出文字意趣,同时又直指艺术本心。对于有些画作,陆老师的感觉似乎比职业评论家要更敏锐,他对罗斯科抽象绘画的痴迷、对于罗马镶嵌画的欣赏、对晦涩难懂的中世纪圣像画的喜爱,皆不是普通人所可以理解的。而对那些所谓艺术史上的大重点,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伦勃朗,塞尚,陆老师并没有绕道而行,反则是知难而上,针对某一处最打动人的特点择其论之。或许正如陆老师对于罗斯科的评价那样,有感应力的人“对基本问题的思考是相通的”。

  日常状态下的陆老师温和谦雅,但于文字末尾却常运用感叹号,可以窥见其内心对艺术的感应是何其激荡。而他在行文之中更多隐含着艺术的脉络,个人的觉知,瞬时的触发,还有独属于个人的文字表达。我无法臆测陆老师更多是用电影还是纯粹观者的眼光来看画,但我们并不能将所谓的九个缪斯抑或电影这样的现代衍生物分割成为不同的体验个体。每一件艺术品,不管它是流动还是静止的,终归是自然的声像化约为全新的艺术生命,赋予我们以纯然不同的感性知觉。陆老师的文字模糊了艺术间的界限,也模糊了作为评论者必须具有的尖锐立场,让我想起许久以来自己对于最好的艺术的感受:如非必要不被唤起,而当我念及于你,则是唤醒一处清泽与山涧之间的风景。无所谓主题,只要是我们所爱,皆心有归处……

  《看画小记》中名作云集,并不能依据目录去窥探到陆老师更中意哪类作品。而这些被选择进入《小记》的名作,又无一不符合那句我常盘桓于心中的话:世人皆知你很美,但你仍有奇绝不为人知。在字里行间,读者尽可以放下清规戒律,去享受文字带来的观画之美感。即便在我这样一位美术研究者这里,他的文字同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不一定是雄辩的文字才是有力的,也不仅是可以被归类的艺术评论才能被称之为好的评论。当我们回归艺术的本真,才可以体察到文字与绘画、与电影、与任何艺术形式之间的细微共振。

  我不想过多引用《看画小记》中的文字,正如好的画作与电影,值得人们自己去细细品读。傅雷曾在评价达芬奇时运用过这样的文字:清明的理性,美的爱好,温婉的心情。不惟也不必承负如此完美的评价,但是对于艺术而言,陆老师所追求的理想之境,亦不外如此。(汪瑞)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