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亮相海外书架与银幕,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发稿时间:2023-02-05 18:24:00 来源: 文汇报

  老牌杂志《纽约客》编辑部2022年度好书日前发布,双雪涛《艳粉街》、残雪《赤脚医生》和刘心武《钟鼓楼》等中国作家英译本入选。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小说《风声》的韩国电影《幽灵》近日上映,由执导过韩版《毒战》的李海英担任导演……近年来,从冯骥才、格非、麦家、刘慈欣、余华到80后新锐双雪涛、郑执,多年龄层多类型多题材作品在世界各国出版,形成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强大矩阵。

  现代都市、悬疑科幻、家庭伦理等题材,正逐渐成为文学乃至影视改编的“出海”主力,突破了以往以古装题材输出为主的单一格局。此前还有根据作家梁晓声小说《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播不久,迪士尼流媒体就购买了这部年代剧的海外版权。随着越来越多好书亮相海外书架与银幕,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想象力的中国故事,带着洋溢着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以及中国作者精湛扎实的艺术技巧,引发了海外受众的广泛情感共鸣。

  助力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在异国他乡找到知己” 

  文学“走出去”是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方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助力优秀作品站上国际交流舞台,“在异国他乡找到知己”?

  以《艳粉街》为例,这是80后作家双雪涛作品首次以英文亮相,《艳粉街》书中包括双雪涛三部中篇代表作《平原上的摩西》《光明堂》和《飞行家》,由美国老牌出版社亨利·霍尔特出版社推出。其背后推手正是以翻译文学出版见长的上海译文出版社,也是该社成立国际版权中心以来向海外重点推介的作品之一。为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上海国际传播能级,版权中心探索更符合国际出版业商业规律的版权输出之路,短短两年成果颇丰——《平原上的摩西》继韩语、意大利语版后,英文版、西班牙文版和立陶宛文版也已达成。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表示,在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等重要国际书展上,译文社和群岛图书将参与由多国文学出版社组成的联合展位,以专业方式推广中国作家。下一步将重点推介林白代表作《一个人的战争》《北去来辞》和80后郑执的长篇小说《生吞》。

  除了专业运作推介,找到合适译者,也能为作品“圈粉”打下深厚基石——德国Ostasien出版社去年出版冯骥才《俗世奇人》,译者Kathrin Bode曾在天津工作多年,对作品中描绘的人与事有着深厚情感。法兰克福书展期间,德方组织线上作品分享会,将冯骥才笔下精短幽默又惟妙惟肖的天津卫故事“安利”给德语读者。

  继2021年残雪首部西语长篇译作《边疆》由西班牙Hermida出版社出版后,2022年西班牙先锋文学类出版社Aristas Mart(ED00)nez也出版了其短篇小说集《红叶》,译者是曾译过《日熄》等多部中国小说的西班牙青年翻译家白兰,将《红叶》提供的另一种看待宇宙、看待自身的陌生方法,传递给更多西语读者。

  探索视听呈现,最大化演绎小说母本的意蕴 

  传统纸书之外,中国小说文本“走出去”也尝试丰富的视听呈现,如有声书、影视剧改编等多元业态。比如,《艳粉街》紧随纸书步伐,以有声形式登陆英文市场,获美国《有声读物》杂志“耳机奖”。

  当文字乘着声音的翅膀穿过空气,抵达墙壁、旷野,抵达另一个人的耳膜,也靠近了另一群人的心灵。此前,全球数字出版商黑石出版主动提出,对中国作家格非小说英文版进行数字化出版,推出有声书版本,格非亲自挑选了有声书配音演员。《隐身衣》《人面桃花》的线下CD与线上平台同时上线,两位朗读者经验丰富,声线贴合作品风格,最大化演绎出了原文的意蕴。

  根据麦家《风声》改编的韩语版电影《幽灵》上映,也为中国故事和中国情感走向海外开拓了新的可能性。和中文不同,“风声”在韩语里没有“远处传来的消息”这一双关含义。在征求作者麦家许可之后,韩国影版定名为《幽灵》。谈及《风声》被不断改编的原因,麦家认为,“它创造了一个经典故事,故事是叙事艺术的上层建筑,说说容易,从头到脚造一个就难上天了”。

  韩国影视人自2016年不断接触中国版权方,2018年韩国电影公司LAMP以更高版权价码,拿下《风声》电影改编权。《风声》小说韩语译本预计同期面世。“以前我们一直在买海外的东西,甚至是追着买,现在他们也开始买我们的了,觉得有点自豪。”麦家透露,好莱坞已买走《风声》版权,故事大纲已交到法国名导手中,尚在沟通阶段。迄今,麦家作品已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地区出版。从《纽约时报》的点评中或许能一窥扬帆“出海”奥秘——“麦家所写的不仅是关于中国的,更是关于这个世界的。”(许旸)

责任编辑:潘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