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一部文言版的世界地理

发稿时间:2024-01-30 11:15:00 来源: 北京晚报

《瀛寰志略》中的世界地图

  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徐继畬《瀛寰志略》完稿。此时,他或许还意识不到,这部书将在中国近代史扮演重要角色。在不久的将来,它帮助不少仁人志士打开了视野,了解了世界,徐继畬也由此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

  在今天,徐继畬虽有一定的名气,但其名却时常被写错、读错。徐继畬的“畬”并非畲族的“畲”,不读shē,而是读作yú,两个字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徐继畬《瀛寰志略》一书,也像他的名字那样让人难懂。瀛寰,就是世界的意思,元代诗人萨都剌有云:“真境空明自今古,烟霞依旧隔瀛寰。”但即便在古代,以瀛寰来指世界,也不算是一种很通俗的说法。《瀛寰志略》堪称文言文版的世界地理,虽然语言有些晦涩,但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却是真正的“新世界”,很多人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对徐继畬描述的海外世界充满兴趣。

  徐继畬在《瀛寰志略》开篇的自序里就提到,“地理非图不明,图非履览不悉。大块有形,非可以意为伸缩也。泰西人善于行远,帆樯周四海,所至辄抽笔绘图,故其图独为可据”。可见,徐继畬对于世界的认知,是有宏观眼光的。古代的中国人往往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虽然知道域外之地,却难有科学的认识。徐继畬能有敏锐的判断,是因为他真的能看到根据科学数据测绘的世界地图,是得到航海、天文等学科验证的,而不是将世界进行神秘化的臆测。

  关于国外地名翻译,徐继畬既尊重翻译规则,又考虑到了传统习惯问题:“各国正名,如瑞国当作瑞典,嗹国当作嗹(lián)马,西班牙当作以西把尼亚,葡萄牙当作波尔都噶亚。然一经更改,阅者猝不知为何国,故一切仍其旧称。”此处提到的四个国家,即瑞典、丹麦、西班牙、葡萄牙,如果是直译,就不会叫这四个名字,但过去人们这样称呼惯了,徐继畬就考虑沿用旧的译名。

  徐继畬在书中放了一张《皇清一统舆地全图》,从地图来看,道光年间的地图绘制水平还算可以,国家大致轮廓是清楚的,但一些区域的比例却不科学。比如,图中朝鲜半岛面积比真实的要大一些,胶东半岛、海南岛的形状也不太对,至于新疆、西藏等边疆区域的准确度就更低了。这种地图信息的模糊性,虽然在科学上立不住脚,却能反映当时绘图人对世界的认知心理。

  《瀛寰志略》里的亚洲地图,也是形状、轮廓大致准确,却精度不够,很多细节都有问题。比如,图上日本的北海道面积太小,本州岛又太大,失真严重。印度和印尼诸岛的形状,也比较夸张,要么很大,要么很小。让人惊奇的是,反而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北冰洋沿岸的海岸线,反而画得很清楚,不知当时徐继畬参考的何种信息,竟然能对这块近乎无人的区域有如此详细的了解。

  在介绍具体国家时,徐继畬几乎穷尽了他能掌握的一切资料,并把各种译名和信息都写在书里。比如,介绍英国时,其正式叫法是英吉利,却也有英机利、英圭黎、膺吃黎、訡厄利、英伦的、及列不列吨等很多种叫法。徐继畬还介绍了英国地理的基本情况:“欧罗巴强大之国也。地本三岛,孤悬大西洋海中。迤东两岛相连,南曰英伦(一作英兰),北曰苏格兰(一作斯哥西亚,又作师古泰),两岛南北约二千余里,东西阔处五六百里,狭处三四百里。迄西别一岛,曰阿尔兰(一作耳兰,又作壹尔兰大),南北约七八百里,东西约五六百里。英伦南境与荷兰、佛郎西皆相近,舟行半日可达。距佛尤近,海港狭处止六七十里,两岸可以相望也。”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等地名,也都已经出现了。

  在书中,美国被称为米利坚合众国,又叫花旗国(“因其船挂花旗,故粤东呼为花旗国”)。美国地理的基本信息,在书中是清楚的,只是地名的译法,与今天差异较大:“北界英土,南界墨西哥、得撒,东距大西洋海,西距大洋海。东西约万里,南北阔处五六千里,狭处三四千里……落机大山绕其西,中间数千里,大势砥平。江河以密士失必为纲领,来源甚远,曲折万余里,会密苏尔厘大河南流入海……”落基山、密西西比河等重要山川河流的信息,也都出现了,只是译名看似比较奇怪。

  最有趣的是,徐继畬毕竟不能挣脱儒家礼教与封建皇权思想的束缚,对华盛顿在美国开辟新政体的做法,感到十分迷惑:“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余尝见其画像,气魄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对于总统选举制,徐继畬在现实和历史上找不到对应的“坐标”,只能进行客观描述:“各国正统领之中,又推一总统领专主会盟、战伐之事,各国皆听命。其推择之法与推择各国统领同,亦以四年为任满,再任则八年。”他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引用华盛顿的话,来解释这种奇特的权力承继方式,“得国而传子孙,是私也。牧民之任,宜择有德者为之”。

  徐继畬开眼看世界的时候,统治者还在醉生梦死的状态里,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帝国的国门,国人才渐渐了解了世界,但这个过程却是充满阵痛的。《瀛寰志略》在其中,在某种意义上,也扮演了警示之钟的角色。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