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在二十四节气中寻找天人合一之道

发稿时间:2024-02-02 11:10:00 来源: 北京日报

  朱永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智慧的集中体现,是展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和发展农业文明的窗口。

  江南和二十四节气,这两个主题碰撞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有机地把这两个主题糅合在一起?过多地写江南易落俗套,过多地写科普又不免枯燥。作者从一个普通江南人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反倒有所收获,这个人可能是个孩子、是个清洁工、是个技术员,再由小及大,透过这美轮美奂的节气画面去感受其背后所散发出的自然与文化之魅力。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入并徜徉在节气之中,并且在节气本身之外给了人们三点启示。

  敬畏自然。这是贯穿全篇的主题,我想作者绝不是要表达一种保守的宿命观,而是要说张弛有度、攻守有道之理。即使像今天这样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力量、看似无比强大的人类,不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的维度,在大自然面前都渺小得不值一提。狂风暴雨、海啸地震,人类都做不了主,但若人们懂得敬畏,便可以提前读懂大自然给予的信号并有所防备甚至有所收获。从古时候到现代化的节水灌溉、土壤改良、低碳出行等均是如此。如今,气候面临前所未有之全球变化,如何通过传统节气的知识去认知这一变化,是一个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话题。

  敬畏生命。作者把每一个节气的三种物候都单独做了篇章,从飞禽到走兽,从水族到昆虫,从鲜花到浮萍,无不想说明生命链的通达与神奇。好像我们现在餐桌上看到的一颗小番茄,从一粒种子在车间里育苗到结实采摘,其间有多少生命参与了它的成长。如果不敬畏这些在自然工厂中进行大生产的生命群体,那么可能在某一天,由某个细微的点所触发的失衡,会让人们花费巨大的精力和物质去弥补。而这些,往往最容易被繁华所掩盖,被人们所忽视。

  敬畏耕耘。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耕耘到收获再到餐桌,不只是一个三点一线的过程,而是一个和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系统健康紧密关联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所蕴含的是劳动者的辛苦和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必须敬畏耕耘,必须珍惜我们今天所能拥有的丰富多样的食物。在我们生活中,在前进的路上,每一位耕耘者都应当受到尊重。

  泥土的醇香远非钢筋水泥所能比,对泥土的眷恋是人类从远古进化至今至深的自然烙印。如今,人类面临三大环境挑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化学污染。解决三大挑战的根本在于人类如何与自然和平共处,认识二十四节气可以更好地唤起人们对天地之敬畏。正可谓“呴谕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让我们在二十四节气中,寻找江南的美,寻找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比希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