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奏响探寻中华民族根脉的乐章——评《何以中华》

发稿时间:2024-02-22 13:41:00 来源: 光明日报

  铜坐龙。195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出土。 图片选自《何以中华》

  《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中国民族博物馆 编纂 郑茜 主编 四川民族出版社

  【读书者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入研究和阐述中华文明的形成及其发展历程,充分把握中华文明的根脉,以坚定文化自信。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纂、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以下简称《何以中华》),用一百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示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壮丽图景,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丰富的历史内涵。该书甫一面世,便以其独特的编纂方式、丰厚的知识内容、精美的印刷技艺使人眼前一亮,引起人们的关注。我细读此书,深受其爱国情怀、科学态度和精雕细刻工作精神的感染。

  科学严谨

  《何以中华》的编纂者以高度的历史文化自信,勇于担当,立意阐述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的实物支撑。为完成这一宏大叙事主题,作者们在谙熟这一领域相关文物、文献的基础上,精心拣选出极具代表性的百件文物,穿插以简明的、画龙点睛的论述,出色地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参加编纂的是中国民族博物馆长期从事民族文物研究的专家,他们在梳理大量有关中国历史文物的基础上,对所选用的文物以科学的态度进行阐释。如在序章“超过百万年的人类生命根系”中,选用两颗元谋人上门齿化石。编者首先介绍此门齿化石被科学鉴定为距今170万年,是古人类的铲形门齿。作者没有停留在文物本身,而是由此放眼全国各地,在研究了众多的古人类遗址后发现,凡有门齿者多为铲形;再观察世界其他人种,具有铲形门齿者寥寥。这些认识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具体数据作为支撑。以科学严谨的论述,有力地揭示出中华民族起源的本土性特征,使读者对中国百万年前的根脉有了深刻的认识,开发了文物的深层次精神资源,实现了编纂者的社会情愫。

  脉络清晰

  《何以中华》将看似各不相干的文物经过编纂者的有序排列,精心系连,加以雅俗共赏的文字阐述,便成为一幅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生动历史画卷。

  该书用具有高度表征力和叙事性的历史物证,溯源而上,趁流而下,贯通古今,揭示文物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呈现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演进场景,表现出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在该书第一章“中华民族的孕育与起源”中,以河姆渡骨耜、红山玉龙、龙形牙璋和“中国”一词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青铜器何尊等29件文物,展现了距今7000年前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第二章“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中,以铜诏铁权、新疆出土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大赵万岁”瓦当、陈国公主金覆面、天字拾二号夜巡牌、清代“金瓶掣签”苯巴瓶等62件文物,展现了秦汉至清代的历史面貌;第三章“中华民族自觉实体的形成”中,以虎门铁炮、毛泽东手迹“巩固统一战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等8件文物,展现了清代晚期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历史面貌。

  全书以历史先后的顺序,用“物”和“文”的有机串联,论从物出,实现了“史”的贯通。其中包括早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起源,夏商周时期华夏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五方格局,秦汉时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宋辽夏金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至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升华和新纪元的开启,展现了完整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和发展的链条,构建出中华民族从不间断的文明传统体系,显示出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打下的坚实基础。

  精粹纷呈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何以中华》在注重中国纵向历史有序发展的同时,还十分着意在地域上的总体擘画布局,其中既考虑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呼应,又有华夏中心地区与边疆各民族地区的照拂,还有农耕、游牧和山地的互动互补。

  在悉心遴选的一百件文物中,不仅有中原地区汉族主要发祥地的多件重量级文物,如河南省的二里头龙形牙璋、陕西省的何尊、山东省的双鋬三足白陶鬶、山西省的朱书扁陶壶。还有周边民族地区的珍贵文物,如黑龙江省的金上京铜坐龙、内蒙古自治区的红山玉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西藏自治区的《萨班致乌斯藏蕃人书》、青海省的骨笛、四川省的青铜纵目面具、云南省的“滇王之印”金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铜鼓、贵州的大铜釜、浙江省的河姆渡骨耜等,在地域上涵盖了中国绝大多数省区。所选文物类型多样,互鉴互补,琳琅满目,精品纷呈。

  编纂者特别注重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密切联系的展现,对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都有恰当的表达和交代,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吐蕃、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族等。通过所选文物的阐释,表现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交流和交融。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突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

  总之,这部厚重的《何以中华》多角度地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程,考镜源流,深入浅出,可读性强,真正做到了使文物“活起来”,在新时代视域下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提高,有利于凝聚认同,开拓新视域,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史金波,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夏学家、民族史学家)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