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浩荡江水在历史 长河里的鲜活一面——古人对长江的认识

发稿时间:2024-06-07 10:50:00 来源: 北京日报

  陈璨

《滚滚长江》陈松平 黄山书社

  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长江拥有截然不同的面貌。郦道元读罢《水经注·江水》,冥想之余点烛伏案,在笔墨间研磨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千古佳句,在郦道元眼中,长江是一条壮美如画的风光河;李白经由白帝城,在青山绿水间纵声长啸时吟出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在李白眼中,长江是一条造化神奇、流淌着诗歌的文化河;苏轼站在长江之滨一座被称为“赤壁”的红褐色石崖上俯仰古今,豪气顿生,挥笔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传世名篇,在苏轼眼中,长江是一条人文荟萃、英雄辈出的毓秀河……

  《滚滚长江》是当代作家陈松平的全新之作,全书以时间、空间为线索,以篇章化的形式将长江的自然形成、生命溯源、历史活动、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交通发展、山水人文等进行系统性的描写,既关注长江水系的演化历史,又注重挖掘其人文底蕴,在二十万字的篇幅中呈现了丰富的信息,兼备人文与自然。

  本书以历史的口吻讲历史的方式,探寻古人对长江的认识。比如,本书在“江之一江”一节提到,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上以潇水为主线,绘有大小河流30多条,主、支流关系明确。潇水是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其水系流域被清晰准确地呈现在这张绘制精良的古图上,体现了人们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对长江的认知已经颇为精准。之后,宋代的《华夷图》《禹迹图》,明代的《江防图》,清代的《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均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人们对长江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至清代已经对整条长江有了清晰的认识。

  本书以地理轮廓为轴心,穿插叙述长江的人文历史。这种叙述方式能让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长江,层理相扣,铺展开一幅延绵壮阔的长江卷轴。陈松平以一个回望者的身份,将目光探向遥远的过去,在他的文字里,我们既能看到长江理性的一面,又能看到其浓厚的诗意色彩,这是一条兼具理性与浪漫的长河。

  长江逶迤万里,以一江之水为条带,勾连万山。陈松平笔墨间始终秉持着“山水相连”的观点。长江从遥远的唐古拉山脉发源,一路上山环水绕,百转千回。

  《滚滚长江》是一部长江的自然发展史,亦是一部长江的人文荟萃史,跟随陈松平的文字,回瞰一条浩荡江水在历史长河里鲜活的一面。

  (作者为黄山书社编辑)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