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说文解字 溯流徂源

发稿时间:2024-06-19 11:07: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马自树

  历史如大河,浩浩汤汤,奔流不息。“匪今斯今,振古如兹。”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良多。传统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又包括非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顾名思义,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如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庙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资料、手稿、图书等可移动文物,而这些文物一般都收藏在博物馆中。

  现在,参观博物馆越来越受到追捧,特别是受到青少年追捧。有的学校把博物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每逢节假日,很多家长也会带孩子到博物馆打卡,参观学习。博物馆里有专职的讲解员,会根据不同年龄的参观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在博物馆,面对一些未曾谋面的历史文物,孩子们的好奇心会被勾起。譬如有一只圆形三足两耳青铜器,它就是鼎。它是干什么用的呢?它最早是用来煮食物的锅。《说文解字》说它是“和五味之宝器也”。现在有一个成语叫“大名鼎鼎”,为什么会从原来烹煮食物的大锅引申出称赞人名气很大的这一成语呢?这就要说到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了。

  在远古时代,人们会将祭品放入煮食物的鼎中来祭祀天地、神灵、祖先。这样一来,鼎就变得越来越尊贵,并有了等级的区别: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传说大禹曾收天下之金,铸成九鼎,代表九州。这样九鼎就成了国家政权的代名词。除了九鼎,还有问鼎一词,是夺取政权的意思,也有在比赛或竞争中获得第一名的意思。由此我们知道,某些事物的称谓,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逐渐由原意延伸、扩展,出现了新的意思。

  又如矛盾,在古代原本是两种兵器,矛是进攻的,盾是防御的。后来人们把意见分歧、关系不和、利益冲突等都称为矛盾。像这样和文物有关的词语故事还有很多,譬如规矩、博弈、模范、针砭等,这些词语的古义经过长时间的延伸、扩展,与今义相差甚远,如果不经过追本溯源的阐释,是很难理解的。当然,也有很多词语的古义和今义没有太大差别,如五谷、六畜、属相等,说明这些词语的生命力是很强大的,千百年来保持不变,同时也说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曾中断。

  在博物馆里,把故事讲解得这么好,这么趣味横生、引人入胜,什么人能做到呢?我告诉你,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齐吉祥老师能做到。齐吉祥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从青年时代至耄耋之年,热爱文物事业,一直从事文物讲解、宣传工作,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专家,也是一位谦谦君子。他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出口成章,深受大家的喜爱。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于文物,齐吉祥不仅知其“器”,而且明于“道”。“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他不仅告诉大家文物是什么,而且还精准地揭示文物承载的信息,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并从和文物相关的词语含义的发展变化入手,抽丝剥茧,把大家的思维引申到一个新的天地,真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就是齐吉祥新书《一词一世界》的魅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了解到齐吉祥先生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不仅在博物馆里讲、在学校课堂上讲,还在其著作里讲,不愧是文博界的“故事大王”。他的这部新作的出版问世,一定会受到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

  我们都知道,博物馆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机构,是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课堂。博物馆里的“课本”,不仅有物质形态的文物,也有人文精神方面的遗产。先秦时期有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唐代有诗,宋代有词,元代有曲,明清时期有小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古往今来英雄辈出,杰出人物群星闪耀、熠熠生辉。这里面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很多激动人心的故事,有一脉相承的文化道统、学统……

  齐吉祥先生孜孜矻矻、笔耕不辍,他的《一词一世界》,通过文物说文解字、溯流徂源,在揭示历史文物深刻内涵的同时,也与日常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结合,令人耳目一新。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