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以铁人精神书写新时代“铁人”——读崔英春报告文学集《在铁人身边的我们》

发稿时间:2024-06-25 13:26:0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以铁人精神书写新时代“铁人”——读崔英春报告文学集《在铁人身边的我们》

  金钢

  崔英春多年来扎根油田,坚持书写大庆石油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报告文学集《在铁人身边的我们》(石油工业出版社)是她今年推出的新作,也是她书写大庆石油人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书的封面上,“铁人”王进喜的剪影如山般矗立,其脚下是翻滚的鲜红色油浪。对于新中国来说,大庆油田是一个不寻常的地方。1959年9月26日,松辽盆地第三口基准井——“松基3井”喜获工业油,因恰逢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这片油田被命名为“大庆”。几十年来,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内涵的大庆精神已深入一代代石油人的血脉。值得注意的是,大庆精神不仅属于大庆石油人,其中还蕴含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我国石油工人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典型化和人格化,“铁人”王进喜和他的继承者们是大庆精神的实践者和弘扬者。《在铁人身边的我们》中一百多位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大庆石油人的事迹,就是铁人精神广泛流传的例证。

  这是一部颂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报告文学集,具有一种超越文本的现实意义。这部作品展现了大庆油田工人群像,“铁人”不是孤单的,在王进喜的身后,站着第二代“铁人”王启民、第三代“铁人”李新民、1205钻井队的张晶等新时代的“铁人”。恰如崔英春为文集所做《自序》的标题:铁人就在身边,我们都是“铁人”。大庆从荒原变成现在国家重要的产油基地、美丽的石油城,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模范个人与大庆油田模范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因涉及人物众多,书中的故事非常密集,书中人物的年龄从“30后”一直延伸到“00后”,勾连起大庆油田创业初期至当下的发展历程。崔英春在大量采访和长期关注的基础上,进行了沙中淘金式的分析和整理。书中第一辑“风展红卷美如画”,对党代表方阵、劳模方阵、科研方阵、海外市场方阵、基层方阵进行了全面扫描,后三辑则由面到点,聚焦“石油之子王启民”、张晶与1205钻井队、曲晗与采油206队等感人至深的故事。

  与创业初期的“铁人”王进喜不同,书中描写的大多数后来者没有“人拉肩扛”“端水打井”“带伤跳泥浆池压井喷”那样的故事,也没有“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那样的豪言壮语。发展时期大庆油田人的铁人精神,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正是从一点一滴抓起,才成就了大庆油田的众多英模,才成就了1205钻井队、采油206队等模范团队,才成就了大庆油田如今的辉煌。

  从《在铁人身边的我们》中,我们能够读到崔英春对油田、对石油人的真挚热爱。她挤出所有能利用的时间,深入井队、厂矿、油站、家属区……与石油工人们同呼吸、心连心,写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写出了他们与油田的深厚情谊,写出了他们全心全意为祖国石油工业做贡献的崇高品质。深入基层,以铁人精神书写新时代的“铁人”,是这部报告文学集的一个重要特点。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