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读古诗文 教好古诗文
发稿时间:2024-09-27 11:01:00 来源: 光明日报
《中学古诗文教学与训释》 黄灵庚 著 商务印书馆
【光明书话】
中学语文课本不同于普通读物,内容要求准确无误,不允许存在差错,因为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学子的文化素质,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学语文课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对于课本质量的要求会更高。
中学古诗文教学的症结到底在哪儿?本文将从一线教师古汉语常用词素养、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以及中学语文教材建设等三方面,谈谈自己看法。
掌握常用词义:语文教师必备素养
学生阅读古诗文最大的障碍,是对古代语言比较生疏。在语言三大要素中,学生对词汇意义,特别是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了解甚少。正是此类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阻碍了学生古诗文内容的正确把握。语文教师讲授古诗文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对课文中古代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上。至于古诗文的文学鉴赏,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点拨一下,自然能领会其中奥妙,无须不厌其烦地讲解。在古诗文教学中,往往一个常见字(词)的意义,是一首诗或者一篇文章的“灵魂”,或者是“关键”,教师水平高低,由此体现。
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课文注:“环佩,古人所系的佩玉,多指妇女所佩的玉饰。”环佩,古代并非只有妇女佩带,男士也佩带。环,指圆形玉璧。玦,则指有缺的玉璧。佩环、佩玦,在古代有特殊的文化含意。班固《白虎通·谏诤》:“赐之环则反,赐之玦则去,明君子重耻也。”《穀梁传·宣公二年》“出亡,至于郊”,范注:“《礼》:‘三谏不听,则去,待放于境三年,君赐之环则还,赐之玦则往。”《荀子·大略篇》:“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皆所以见意也。反绝,谓反其将绝者。此明诸侯以玉接人臣之礼也。”杜诗“环佩”也是此意,说汉元帝想到王昭君了,遣使赐环,令她归还,而昭君其时已死,归者所以说“环佩空归夜月魂”。“环佩”,实在不能说是“多指妇女所佩的玉饰”。
历史上没有记载汉元帝思念昭君而遣使送璧之事,是杜甫编造出来的。杜甫出川后,“往来梓、夔间”。其时远离朝廷已久,忠于朝廷之心,丝毫未变,盼望有朝一日重返朝廷,“终觊在皇都”(《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令其失望的是,始终没有得到朝廷招复的音讯,而己身多病,垂垂将老。流落夔州之日,他去凭吊王昭君出生的村庄,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把自己身世遭遇都寄托了进去。意思是说,自己也将像昭君那样,野死南荒。如果朝廷有朝一日想到召回,恐怕也是“空归夜月魂”了。所以杜甫笔下的那个昭君,就是他自己的写照。这个“言外”的意蕴,必须在通“环佩”的基础上才能得以正解,“环”是此诗的“灵魂”与“关键”。又,《小石潭记》:“如鸣珮环,心乐之。”课文注:“如鸣珮环,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珮,古作“佩”,由于佩玉,所以改字作“珮”。“佩”的本义非玉名。珮环,即佩环。柳宗元被贬至柳州,郁郁不得志,也是朝思暮想朝廷赐环,令其归反,和杜甫“环佩”之思是相通的,所以独自漫步至小石潭,听水声也如“珮环”,这种言外之意,只有明白“环”的意义方可领会。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类似“环佩”的基本词义,询问一线语文老师,多茫然无知。再如表示言说的基本词,如“言而不语”,《论语》何以不名“论言”,言、语区别在哪?也是茫然无解。这些都是基本词汇、常用词义,吃透文言基本词汇,是一线语文教师的素养。这种素养的培植,除语文老师日常读书积学外,应该在师范院校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就初步形成。
强化“二古”课程的教学:培养合格师范生
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不同于普通大学中文专业本科教学,因为二者培养的方向、目标不一样:师范院校是培养一线教师的摇篮,本科生毕业后,多就职中学、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一辈子语文老师。普通中文系毕业本科生,多是去政府机关或者文化单位做文字秘书。但是,从目前状况看,在专业课设计和教学上,二者几乎没有区别。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必须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必须加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等基础课程的整体内容,特别是“二古”课程的学习,对于师范生来说,比起普通中文专业本科生更重要,要求也更高,落实到字字句句,学得更具体、细致、全面。所以,要求授课教师讲得更细腻、具体、完整、系统,课时比普通院校的中文专业更多、更长。
师范院校普遍反映,“二古”课时不够。如“古代汉语”这门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三个学期,每周四课时,现在是两个学期,每周三课时。郭锡良编写的三册教材,最多讲一册半或者两册;王力编写的四册教材也只能讲两册,后面两册只能舍弃,学到的知识是不完整的。师范专业在学好“二古”的基础上,适当开设传统“小学”拓展课,如“训诂学和古诗文教学”“文献学”“论语”“史记”“唐诗宋词”之类。至于现当代文学的课时,不能和“二古”并驾齐驱,要适当削减。为保证必要的基础课的课时,一些无关紧要的选修课,应该废除。授课教师须全力为师范生打基础,密切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把专业课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总之,一切为师范生着想,这才算是真正的师范院校的本色。
我有过十七年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历,特别理解青年教师的苦衷。在大学本科四年,教师没有传授给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归结于学校课程开设、课时设置不合理,师范生自己也没有相应的意识。我原在浙江师范大学执教古代汉语课,总是苦口婆心劝告学生学好“二古”,增强自己师范专业的意识,授课尽量往现行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挂靠。学生不以为然,凭自己兴趣选课(专选容易得分的课)。大四实习后,有些学生才有所悔悟。结合中文古代汉语的本科教学,我给即将毕业的学生开设了一门选修课——“中学古诗文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后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中学古诗文教学与训释》一书,现已编入商务印书馆“语文教师小丛书”,算是一个尝试吧。课堂教学以求真、求实为本,讲授真知识,传授真本领,不能把课堂授课当作戏剧表演,不能弄虚作假。不论高校抑或中学,都是如此。
语文教材的注释:准确无误,精益求精
语文课本是神圣的教科书,不容许存在错误。教育部很重视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每年都在不断修订、不断完善。但是,中学语文课本古诗文注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些是“硬伤”。如表示“确实”的“茍(jì)”和表示“假设”的“苟(gǒu)”,形、音、义三者都不同,却被混同一字。魏征《谏太宗十过疏》“竭诚则吴越为一体”,所依据的底本明明是“胡越”,而莫名其妙被改为“吴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是杜鹃,又和“布谷”混为一鸟。总体看,课文注释,多有当注不注,不必注者,却不厌其烦。更多的是注不达意。如《诗经·周南·芣苢》“薄言袺之”,课文注:“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又,“薄言襭之”,课文注:“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古代服饰,上身为衣,下身为裳。上衣的长度,只能至腰,过腰则为袍。自衣领至腋下叫作“襟”,衣襟的作用不使衣服散开不整。古代上衣无纽扣,上衣的左幅包裹身体向身后绕,用腰带系紧。衣领便成交叉状,故襟又称“交领”。由于衣的前幅和衣襟相连,也叫作“襟”。前幅不过腰,其腰带以下部分非常短,或者被腰带包裹在内,既不能“提起衣襟兜东西”,也不能“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注释不准确。笔者认为类此注释最好配图,使学生有直观感受。
拙作《中学古诗文教学与训释》有850条附注,多是依据统编教材“问题注释”而设。这本小书,当然不是为了“纠谬”,更重要的是帮助中学语文教师正确释读古诗文,教好古诗文。语文教师使用课本时,不能照本宣科,要善于发现问题,从而科学地解决问题。《中学古诗文教学与训释》的“第十章:古诗文教学备课与教学”,提出六大解决问题的途径,此处就不复重复。
(作者:黄灵庚,系绍兴文理学院鉴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