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朱德庸:每个人都要学着拆解情绪

发稿时间:2024-12-19 11:00:0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人物简介:

  朱德庸,著名漫画家。主要作品有《双响炮》《醋溜族》《涩女郎》《什么事都在发生》《大家都有病》等。

   口述:朱德庸 漫画家

   记录:黄婷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尽管已经64岁,然而看到朱德庸的人都很难相信他已至这般年纪。这不仅得益于他看起来更为年轻的外表,更在于他内心似乎住着一个天真的孩童,并且始终怀揣着对创作的纯粹热忱和执着坚守。他喜欢独处并观察这个世界,与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刻意保持着距离;他对当下所处的时代有诸多不解,用幽默犀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格格不入”;他抗拒直播和短视频这类新兴的传播方式,只愿意“随心所绘,以画抒心”……

  尽管知道朱德庸擅长用画笔描绘当代都市生活的种种问题和困境,被冠以“城市行走者”“人性观察者”等称号,但在品读他的新书《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时,还是会惊叹于他对情绪的精准捕捉和细腻刻画,他常常只用三言两语就能直戳人心。

  对于朱德庸,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涩女郎》《双响炮》《什么事都在发生》等系列作品。此次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过程中,他谈及新作《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是如何创作而成的,又意图传达其中蕴藏哪些内涵,以下是朱德庸的口述——

  突如其来的“人生未爆弹”

  “未爆弹”是一个战争术语,指原本要爆炸却因故没有爆炸的炸弹。由此,我想到了“人生未爆弹”这个词。为什么新书如此取名呢?人在一生当中会碰到各种状况,那些不愉快的情绪会在心里形成一个又一个结。有的结可能随着时间流逝慢慢解开,或者在成长过程中被淡忘,有的却会一直留存,成为隐埋在心里面的“炸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未爆弹”,不管他是谁,是成功还是失意。

  这些“人生未爆弹”随时可能“爆炸”,但不同的人“爆炸”后的状态各异。有的人“爆炸”后迅速恢复常态,有的人则难以快速平复,更有甚者会陷入崩溃的境地。“人生未爆弹”实则是情绪之结,我这本书所探讨的就是情绪的处理之道。我认为中国人在处理情绪方面有所欠缺,因传统观念认为情绪是不良的、非理性的,唯有理性才是正确的。所以,我们自出生起,面对不愉快的事情都会试着用理性方式去化解。但是人毕竟不是动物,也不是AI机器,一旦情绪影响够深,就会存在心里。所以拆解“人生未爆弹”的关键在于先了解和处理自身情绪,如此一来,它们被“引爆”的概率便会大幅降低。

  这本书和我以往的创作风格不同,起初我并没有出版计划,那段时间,我处于一种远离喧嚣、能够沉静思考的状态,得以重新审视这个时代。由于无意出书,创作便全然自由,无须顾虑其他,纯粹为自己而画,画完便放在抽屉里。这就是书里的男性没有头、女性没有脸的原因,而这样的呈现反倒更利于读者代入自身情绪。

  直到有一天,中国台湾的一家出版社有意出版我的书,刚好我手头有这个书稿,就拿给他们看。没想到,他们翻了几页眼圈就红了,说看得想掉泪。

  于是我想,如果这本书能给人以触动,出版又何妨呢?让我惊讶的是,这本书出版后,不管是相识的朋友还是陌生的读者,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跟我说,书里画的就是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所表达的正是他们的情绪,且他们深受那种情绪的困扰。这一点非常奇妙——毫无目的创作出的作品竟能和那么多人心灵相通。

  创作对我是件很抽象的事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欲寻得宣泄情绪的出口,就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当下普遍的现象是我们都没有真正做自己。

  很多人羡慕我,认为我可以做自己,但是他们不知道,我一路走来并不都是那么顺遂。我幼年不快乐,求学阶段更是辛苦,彼时的环境不断向我灌输“必须念很好的专业、有很好的工作、很好的收入、要有车有房”。所幸在我成长之际,我父亲对我学习绘画极为鼓励且始终予以坚持。

  我不够理性,就像我常常跟人说,我学识不足、常识不够,唯一拥有的就是对这世间万物、对所有所遇之人的感悟。早期在我创作《涩女郎》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仅仅因为很想画出女性对时代、社会、爱情、婚姻和人生的所思所想,就挑选了四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使她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广大女性群体。

  对我来说,创作是很抽象的一件事情,想画就画,没有什么目的。如果带着目的去画,我就会被困住,因为所有的心思都会伴随这些疑问:读者喜不喜欢?是否契合时代的潮流?如此一来,我可能一笔都画不下去。

  我的个性比较“轴”,不想做的事情不会去做。以前,当有个系列的书卖得很好的时候,出版社让我趁热打铁,最好半年后就推出新作,但是我不愿意。也有出版社跟我说,你怎么那么傻,一本书的内容若过于充实,大可拆分出版,我也说不要。我认为整个人生过程中,人早懂得抉择。我的抉择就是这样,钱够了就足矣,不过多奢求。

  用小世界去对抗大世界

  这本书里也有我对时代的洞察。现在这个时代和社会跟以前不一样了,所有人都被驱使着拼命地转,就像被强行塞入一辆高速疾驰的车里,我们只能跟着跑。我倾尽全力才得以从这辆车上脱身,从那令人窒息的节奏中缓了口气,也因此有了六年的沉淀,未推出新作。

  如今为新作宣传,我遭遇了全新的媒体环境。以往习惯的文字采访,轻松自在,让我能自在地表达。可如今媒体大多热衷于视频采访,拍视频要很正式,衣服不能乱穿,头发也要梳好。有的记者听说我喜欢散步,还会把我拉到大街上拍。街上人来人往的,都在问:“这是谁啊?”让我压力很大。加上视频需要效果,你走到哪里、往哪里看都要听从对方安排,一天只要有一个这样的采访我就累瘫了。

  对于直播间卖书,我也很抗拒。我不认为书适宜在直播间售卖,虽然它也属于商品范畴。书是有灵魂的,理应翻开细览,看一看是不是跟自己的灵魂同频,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仅仅只是在直播间吆喝,我觉得这不太对。

  在应对生活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一套拆解自己情绪的办法。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很多事情,我会将它们细分为外部的大世界和内心的小世界。外面的世界或许我会迫于无奈而应付或涉足,其间所有的摩擦、痛苦和无奈都会发生,我始终会预留一些时间给自己,用小世界去对抗大世界。

  然而,很多人在现代生活的旋涡中迷失了方向,很多人花太多注意力在外面的大世界,却忽略了内心的小世界。一旦内心的小世界所积聚的情绪达到一定程度,终有一天就会如炸弹般“爆发”。当下有不少人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还没严重到患病的程度,但也在心理层面出现了不良反应。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一直在默默忍受着内心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事情,又没办法改变现状,时间久了,身体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的反应。而且人们往往不太重视心理状态,只想着满足物质上吃好、穿好、住好的需求。长期处于这种只吸收负面情绪而不关注内心健康的状态下,身体自然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很多现代病就是这么来的。

  《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的核心聚焦于情绪、感觉以及未知领域。我无法给予读者确切的解决方案,能做的仅仅是抛出问题,引发思考。书里有180幅漫画,包含不同人的情绪或不同情绪所造成的困境,希望读者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情绪或看到别人的情绪。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