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点亮心灯,融化孤独——长篇小说《妈妈的星星》新书分享会”,近日在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举行。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妈妈的星星》,讲述一个孤独症孩子和他的妈妈双向救赎的感人故事。一对母子如何面对家庭变故,如何走过漫长的疗愈过程,如何治愈身心的封闭、疏离、恐惧和不安,如何学会与外部世界、不同人群和谐共处……
《妈妈的星星》书封。人文社供图
作者雪漠透露,本书的创作灵感源于身边的真实故事,它不仅是生活中的案例,还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用爱和包容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雪漠看来,当下整个世界仿佛也陷入一种“孤独状态”,人与人之间有时缺乏包容和理解。这部作品正是希望通过描绘孤独症孩子与母亲之间爱的救赎故事,打破这种无形的壁垒。
雪漠认为,救赎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学会说“对不起、谢谢你、请原谅、我爱你”这几句平常话。它看似普通,却能沟通人类所有情感,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雪漠。人文社供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春勇,从中医角度分析了孤独症孩子的身心特点。在中医理论中,人被视为“精气神”三位一体的存在,自闭,就是“神”对外界没有正常反应。在《妈妈的星星》中,家庭的裂变导致孩子星星的“神机”受损,他无法很好地应答外物。
王春勇强调,家庭就像一个小宇宙,它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孩子成长,“一个健康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智慧的母亲以及闪亮的父亲”。在小说中,尽管星星的家庭遭遇了变故,但母亲云子的坚韧与智慧如同一剂良药,逐渐点亮了孩子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