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好朋友和我绝交了、放假了总是不想写作业、未来的人生不知道怎么规划……很多中国孩子都有相似的成长烦恼。作家林欣浩近日出版儿童哲学启蒙书《会思考的孩子》,引导孩子通过独立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
《会思考的孩子》。出版社供图
在北京培新小学,面对100余名六年级小学生,林欣浩从“如何避免拖延”这个让人头疼的话题入手,与孩子们展开了一场有趣的对话。林欣浩从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龟兔赛跑”寓言故事入手,为这个故事加了一个新情境:乌龟和兔子被绳子绑在了一起,他们该如何到达终点?
通过林欣浩的分享,孩子们知道:乌龟代表理性,追求坚持;兔子代表感性,渴望放纵。两者通过绳子拉扯,从而导致人们在拖延时很痛苦。他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选择,并进一步引出了书中的观点:懒惰是人的基因,想要克服懒惰,就要利用基因的特性,控制自己。比如,我们可以把很难完成的作业像切胡萝卜一样切成小块,一点一点地完成;每完成一小部分,就给自己一定的奖励,让自己收获成就感,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完成更多。
在北京一家书店的新书分享会上,林欣浩针对时下热门的话题“AI时代孩子该具备哪些技能”,与现场家长交流。孩子拥有什么能力,才会不被AI所替代?林欣浩给出的答案是:能体现“人性”的地方。“人性+AI”,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勇气、信念、理性,分析事情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等,正是孩子最需要的。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应对未来剧变的能力呢?林欣浩认为,2000多年前的哲学家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在《会思考的孩子》这本书中,他引用了近30位古今中外大哲学家的重要思想,让孩子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比如,回答要不要闯红灯时,他引用了苏格拉底的观点:人类有理性,会讲道理。所以我们应该用理性来克制自己的本能。
作为文史哲类科普作家,林欣浩沿用其代表作《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等的讲述风格,通过贴近生活的幽默讲述,让孩子在大笑中学到知识。他希望从身边小事入手,让孩子能轻松地理解哲学到底是什么、如何独立思考,以及如何把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