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新大众文艺主题研讨会在京举办

发稿时间:2025-07-06 11:58:00 来源: 工人日报

  本报讯 (记者苏墨)伴随着技术革新和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文艺生产机制和艺术形态正发生重大变革。近年来,“外卖诗人”“菜场作家”等普通劳动者涌现云端;微短剧覆盖用户超6亿人,AI短剧突破审美边界——新大众文艺全方位扎根人民沃土,多元表达的作品不断涌现。同时,短视频、直播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机遇与考验。日前,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新大众文艺主题研讨会举办。研讨会以“众心筑艺,时代共鸣”为主题,邀请各省市广电局、网络视听平台、专家学者及创作者共同探索新大众文艺的创新性发展与时代性表达。

  “互联网让网民成为文艺的创作者、传播者,但也带来内容同质化、庸俗化等挑战。”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郭玉松在致辞中指出。

  谈到新大众文艺的人民性,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颜梅表示,文艺创作要以人民性为导向,拒绝庸俗、低俗和媚俗。我们在讨论新大众文艺现象时,需指向总体性的共同体意识。

  新大众文艺的未来发展路径何在?传统文化科普新媒体传播者国翠儿表示,要为文艺插上科技的翅膀,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田间地头涌现出的真故事和真情感,更生动也更接地气,田间诗人吕玉霞(昵称:沂蒙二姐)分享创作起源时说:“我是新大众文艺的受益者和幸运儿,自媒体提供舞台和机会,我有勇气,也大胆了一回。”快手可灵AI超级创作者郭致聪(昵称:德里克文)强调,AI技术为新大众文艺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让人人离文艺不再遥远。跨文化媒体人Justyna·Szpakowska(昵称:翠花,波兰籍)则认为,跨国界的新大众文艺作品,让世界观众能够共享情感和价值。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