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博采旁搜 探微知著——读《苏轼诗文汇评》

发稿时间:2025-07-12 10:42:00 来源: 光明日报

  《苏轼诗文汇评》樊庆彦 辑著 凤凰出版社

  评点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样式,往往随文而注,不拘一格,可解释词义、补充背景、玄鉴作品、启悟读者。唐宋以降,尤其是明清时期,评点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家之一,苏轼的文学成就为历代学者倾慕,因此评家众多。日前,集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樊庆彦十年之功辑著而成的全六册《苏轼诗文汇评》,由凤凰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苏轼评点的集成式著作,无论是资料内容,还是编排体系,都有可鉴之处。

  编者多次赴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图书馆查阅古籍,力求博采旁搜。据多方搜求,《苏轼诗文汇评》共辑录明清以来未经整理刊刻的苏轼诗文评点70余种,其中有30余种未刊手批本,如国家图书馆藏何焯批《施注苏诗》、上海图书馆藏杭世骏批《东坡先生诗集注》等,为解读苏诗提供了新材料与路径。

  《苏轼诗文汇评》共计约270万字,庞而不杂,原因在于该书不仅注重资料的丰富性,还注重审慎选取材料。其严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精校原文。南宋以降,关于苏轼诗文编选及评点的著述众多。然而,一些著述在对苏轼作品进行誊抄、刊刻时,不免会对作品进行点窜。前人在汇总这些评点时,未与原诗文进行对照,容易造成文字讹误。鉴于此,《苏轼诗文汇评》以清蔡士英刊本《东坡文集》为底本,参考明“东坡七集”,精校东坡诗文原文。

  其二,去重存真。有清一代,涌现了大量苏诗选评辑注,但多是选录纪昀、查慎行之批语以为己用。对此,编者不惮其烦地一一予以甄别辨识,区分哪些内容是原创、哪些是引用。如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二十卷,评点以纪昀所评苏诗为主,兼录查慎行与王文诰之评;李鸿裔《苏诗便读》二卷,选录纪昀、查慎行、汪师韩等人的批注;孙原湘、丁寿昌手批苏诗,基本上与纪评完全相同。编者在辑校时,不仅确保完整地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还注重去除重复内容,耗费了极大心力。

  其三,详梳版本。对苏轼诗文的评点,遍布于不同的选本、笔记、文集之中,相关著述翻刻甚至变换名目之事频繁发生。以刘辰翁评点苏诗为例,相关内容最早收录于《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一书中。该书版本众多,现今可见的元刻本有三种,分别为建安熊氏刻本、庐陵坊刻本及巾箱本;明刻本四种,分别为汪氏诚意斋集书堂刻本、刘氏安正堂刻本、夏元刻本、天启刻本;清本两种,为松柏堂刻本及滋德堂黄格抄本。面对同一著述不同版本众多的情况,编者均一一甄别辨识,将相关评语选编入《苏轼诗文汇评》中。

  苏轼诗文评点不仅版本众多,纷繁复杂,体例亦不完善。《苏轼诗文汇评》力求做到体例明晰。从纵向来看,该书依照编年史体例,以苏轼生平为线索,按时间顺序编排诗文,涵盖其从早期到晚年的全部创作阶段。从横向来看,《苏轼诗文汇评》收录题下评、眉批、夹批、旁批、尾评等多种评点形式,保留原评点本的排版样式,按评点者年代排序,呈现历代文人对苏轼诗文的接受史。有些难以确定评点者是谁的评语,作者则以评本名称代之,如《御选唐宋诗醇》中的评语简称为“《唐宋诗醇》评”,《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中的评语简称为“《角山楼》评”等。

  一部优秀的文学评点汇编,不仅能为研究者提供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还能滋养读者的文学审美能力。从内容来看,《苏轼诗文汇评》所涉广泛,对苏诗的内容、结构、句法、语言、艺术等方面均有阐发,展示了历代文人对苏轼作品思想内容和审美趣味的把握。从功能来看,所录评点或为赏读消遣,或为抒发共鸣,或发表文学主张,或对文本进行考辨解读,具有极强的文学阐释能力。评点作为一种古代常见的文本,往往会融入评点者的独到见解和感受,从而成为一种文学的再创造。评点文本,也因此有了自身的版本价值和艺术价值。《苏轼诗文汇评》征引广博、繁简得当、考辨绵密,不仅是一部成功的汇评辑著,亦是东坡作品文学阐释与再创造的大观。相信这一辑著,可以嘉惠学林、启牖来者。

  (作者:司若兰,系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