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长篇小说《百川东到海》之后,作家郑欣时隔几年又推出长篇新作《山那边是云》。作品构思精巧、不落俗套,尤其醒目的是三位女性人物形象。供职于国际文化机构总部的黄小小、陈洛迪,与因跨国婚姻而走出贵州的侗族女子素瓦,三人结识于瑞士洛桑,徐徐展开各自坚韧、奋斗、蜕变的人生。生活在他乡,人生理想也并不相似,但人物都性格饱满、形象立体,给读者留下较深印象。
小说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跨越地域和文化,在“走向世界”中将故事和人物带入崭新时空。因为人物的工作缘故,中国、瑞士、法国、德国、加纳等地自然而然进入读者视野,国际机构的内部运作、不同国籍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频繁往返中欧各国的空中旅行等,也为当代文学提供了新鲜经验。人物在语言与文化的碰撞中,实现着情感与理念的沟通。作者注重心理剖析,很多章节都有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的交错、翻转与多变,展示出作者驾驭此类题材的能力和才情。
无论是黄小小从小职员到在机构中独当一面的历练,还是素瓦从卖饺子维持生计到在国际文旅行业大展身手、助力侗族大歌走出国门的蜕变,作品在扎实的成长叙事中描摹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多线索并进的写法,让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相互映照,随着情节的推进,她们也从对外在世界的追寻,慢慢转向对内在自我的探索。
小说选择贵州黎平、瑞士洛桑作为故事发生地,显然是有意为之。二者的山地景观,成为作品审美特征的重要来源。两个地方虽然隔着遥远山海,但在自然地理、人居环境、区位优势等方面有相似之处,所构成的对话关系形成很有意味的对照。小说对贵州的自然山水和人文底蕴着墨甚多,无论是绿色、天然的生态环境,还是以蜡染、侗族大歌为代表的特色非遗,都面临着保护和传承发展的课题,而这正是包括主人公在内的一代青年可以发挥才干的地方。
正如小说题目所隐喻的那样,山是现实是生存,云是理想是精神,山是扎根大地的厚重坚韧,云是朝向梦想的飞翔超越,山与云的意象因为交错而更加开阔。在国际舞台上闯荡过、风光过的主人公最后回到了贵州,这一选择也暗含着回归平淡、追求内心圆满的人生之思。随着人物返回乡土,以新的眼光看待乡土,作品中脱贫攻坚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感也呼之欲出。
《山那边是云》的笔调是抒情而婉约的,作家不仅讲述了中西文化交汇中的精彩故事,也站在了跨文化的高度重新审视人的自我成长。从中国走向世界,从世界回到贵州,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移动,更是对诗意栖居的精神追问。
(颜同林 作者为贵州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