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2025年恰逢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诞辰130周年,也是其代表作《国史大纲》出版85周年。今天,商务印书馆在北京举办《国史大纲》简体字版新书发布会。
书封。出版社供图
《国史大纲》诞生于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彼时著名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通儒”的钱穆辗转至云南西南联大任教。在民族危亡的紧迫感与使命感的驱使下,钱先生利用授课之余,于1938年5月至1939年在宜良城外岩泉寺完成此书,并于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国史大纲》首版因战乱辗转于香港排版、上海印刷,仅数百册运抵后方。1943年以国难版再次发行,钱穆先生于扉页题写“本书谨奉献于前线抗战为国牺牲之百万将士”。该书激励无数身处低谷的国人,并迅速成为各大学的历史教科书,风行全国。
这部通史巨著以纲举目张之体,系统论述了上自远古、下至20世纪初叶的中国历史进程。
与其他通史作品不同的是,这部诞生于战火硝烟年代的经典,饱含着钱穆先生对中国历史与本土文化的深情与信念,为抗战中的中国军民注入了强烈的必胜信心,更成为几代国人了解国史的经典读本。《国史大纲》首版出版85年后的今天,商务印书馆推出简体横排版。
发布会现场。出版社供图
在《国史大纲》简体字版的新书发布会上,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回顾了钱穆与商务印书馆的深厚渊源:1912年,17岁的钱穆就向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东方杂志》投稿征文并获得三等奖,此后主动要求将奖金换成购书券,以此购置了大量书籍,也开启了与商务的学术结缘;1918年,其首部著作《论语文解》、此后《国史大纲》《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等重要著作均由商务印书馆印行。1990年代以来,商务印书馆重新出版了一系列钱穆核心学术著作的繁体版。此次顺应读者吁求,推出简体横排版《国史大纲》,既是对钱穆学术生涯的致敬,更是推动其学术思想当代传承的重要举措。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钱婉约从钱穆先生后人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史大纲》的写作缘起、撰写环境与出版过程。尤其强调了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中,钱穆先生以“自甘寂寞、动心忍性”的坚持,在烽火中完成这部著作,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此外,钱婉约还特别谈到此次出版简体字版的缘由。她介绍,钱穆一直视繁体字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自己坚持繁体字的书写与阅读,也希望中国的年轻一代能够读懂和运用繁体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大陆地区的一般读者,阅读繁体竖排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障碍。考虑到祖父为学著书,最看重的就是给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青年阅读,用国史增进民族情感。为了便于让更多当下读书人阅读这部经典,家属应商务印书馆的商请,并征得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会的同意,决定授权简体字版。希望以此书的普及为契机,增进年轻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深入认知和关注,更大程度地实现钱穆先生著写此书的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