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二十四辑专家论证会,近日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举行。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981年开始结辑出版,历经40余年,凝结着几代学人和出版人的心血,是我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学术翻译工程。丛书涵盖哲学、政治、法律、社会、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语言、艺术等学科门类,从第一辑至第二十三辑,其规模已经超过1000种。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在致辞中提到,“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2024年已发展壮大至1000种,当前,丛书正站在迈向2000种的新起点上。此次评审书目多源自商务印书馆两大产品线群——“大师文集”与各学科主题译丛,从中优中选优,大部分图书已经通过学界验证与市场检验。在选目时,编辑部门除了秉持“名家、名著、名译”的一贯原则,也响应新时代的号召,力求使丛书的视野更开放,学科更全面。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顾青提到,在丛书向2000种出发的新征程上,也必须严肃思考信息时代下学术翻译出版面临的新挑战,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挑战了传统学术翻译的模式;短视频等快餐文化的冲击下,“汉译名著”难以突破专业读者,抵达更广泛的人群等。但无论面临多少困难,商务印书馆始终深信能够穿越时空的经典,自有其无法被遮蔽的价值。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雷磊提到,“汉译名著”迈向2000种的规划是宏大的系统工程,需梳理学术史脉络、回应时代需求、判断中国学术未来,考量著作经典性、权威性之余,更要关注互补性、前沿性和启发性,如法哲学领域可引入多元声音、关注前沿议题,确保学术宝库经得起时代检验。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按学科分组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二十四辑备选书目进行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