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近日,2025北京动画周“新光·未来帧”主题学术沙龙“中国动画:传统与现代 跨界与重构”暨《“神话”的解剖——<黑神话:悟空>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研究》新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专家学者解读中国动画在跨界融合与重构创新方面的探索之路。
《“神话”的解剖——<黑神话:悟空>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研究》书封。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供图
新书作者、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表示,“影游融合”“动游融合”及跨媒介叙事,已成为当下影视动漫游戏娱乐产业发展的新业态,符合青少年受众的想象力消费需求,代表了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工业美学发展的未来趋势。
“《黑神话:悟空》《哪吒2》都是影游融合、动游融合等跨媒介叙事的成功典范。”陈旭光指出,这种文化的融合与再造创新,激发了优质文化生产力的内在活力和生命力。当下,年轻群体对游戏、科幻、动漫等青年文化的“想象力消费”需求持续上涨,应适应观众年轻化的现实,尊重“游生代”受众的消费需求,推动影游融合发展。
圆桌对话中,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认为,“影游融合”研究具有前瞻性,为中国游戏与影像艺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分析了中国动画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发展潜力。他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与《黑神话:悟空》不仅在票房和技术上实现突破,更在文化表达上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国动画的未来将持续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寻找平衡,在跨界创新中开拓新局面。”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广电局和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