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如“生命之树常绿”——《史铁生全集》纪念典藏版编后

发稿时间:2025-10-23 11:10:00 来源: 光明日报

  《史铁生全集》

   【编书者说】

   在史铁生逝世15周年之际,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再版的《史铁生全集》纪念典藏版正式上市了。此次再版,以2017年初版为基础,增补了史铁生早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古城月色》和一位日本汉学家对他的访谈译文《轮椅上安静的梦想家》,以及他与文学评论家、友人、读者的通信9封,共计11篇。全集体量仍为350余万字,12卷。为方便读者查找引用,以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等为序,各卷增加了序号。

   《古城月色》是史铁生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则短篇小说,讲述了特殊年代发生在某古城的一则故事,通过农民进城看病之难,抨击了基层官员的贪腐,表达了对当时农民困苦的深深同情。据诗歌研究学者姜红伟在《山西文学》上刊载的一篇文章考证,关于《古城月色》的创作和发表,还有一段往事。2013年前后,姜红伟在编辑一本作家诗人回忆录时,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原西北大学中文系七七级学生方兢的一篇文章,文中回忆了该校七七级学生当年创办校园文学期刊《希望》的经过,以及担任主编的他向史铁生约稿并编发其小说的趣事。方兢是史铁生的北京老乡,又是在陕北一起插队的朋友,来往比较密切。除此之外,方兢也是最早发现史铁生的创作才华、编发其小说的编者之一。《希望》第三四期合集,首次发表了史铁生在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的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同时还发表了一篇署名为“铁冰”的短篇小说《古城月色》。经查找期刊,比对2017版《史铁生全集》中的短篇小说、小小说卷,姜红伟确认,这篇小说就是史铁生的作品。此次该全集再版修订,遂将这篇小说收录其中。

   再版《史铁生全集》,还增补了史铁生致作家西西与刘树生,致评论家吴亮与汪政、晓华夫妇,以及致普通读者的书信9封。这些信件皆由收信人提供。在史铁生给作家西西写的一封信中,不仅称赞了西西的作品,还谈到了他的一个文学理念——文学与气功相通,最好的文字莫过于“放松”,“只有把身心全沉入自然中去,置功于不顾时,人才摆脱了凡世的紧张状态,才出功了”。信的末尾,还开了个玩笑:“‘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但人们注定是免不了思索的,就连那句话也是昆德拉思索的产物。这是上帝的一个把戏,上帝以玩这个把戏而寻欢作乐。”从信件内容、问候语和行文风格可知,他是一个亲切温暖、谦和朴厚之人,也是一个思想活跃、风趣幽默的作家。

   《史铁生全集》的全部文稿,并未采用市场流行的任何现成版本,而是一篇篇从史铁生电脑中甄别提取,手写稿亦重新录入。这样做,一方面是出版者应该尊重作家的创作初衷,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现作家的创作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因各出版社编辑加工标准不同、水平不一而造成的以讹传讹。

   《史铁生全集》的初版编纂历时七年,此次纪念典藏版又经数年校勘而成。何以耗时如此之久?皆因我们不仅坚持不用任何已出的同类出版物为底本,而且坚持每卷都按新书流程操作,严格进行“三校一通读”。一校样出来后,首先按照史铁生电脑中的原始文件和手稿,由专业校对人员一行一行地“折校”——以校异同为主,逐字逐句地对比原稿和校样。在保证与原文无误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校、三校,最后还要由一级校对和责编进行通读。这便绝非某些出版物短、平、快的“攒书”了。

   我们特邀数位资深编辑来做每卷的责编,以保障编校的质量。尽管如此,每卷的每个校次完成之后,史铁生的夫人陈希米都要亲自把关,以甄别、确认责编与校对的修改是否得当。在这之后,我再过一遍,通读全卷并与希米一道处理存疑问题。我至今仍保留着我手写的编校记录,每卷都是厚厚的一沓,精确到标点符号。例如,短篇小说卷中,第31页“护御之事”,“护”改为“防”;第215页“鬼影幢幢”,“幢”改为“憧”;第320页“昏愦”,“愦”改为“聩”……以及方方面面的文字问题。为保证12卷文字的相对统一规范,我们还特别制定了“编校统一事项”,对引文、注释、落款等版式,以及数字、标点符号、字词乃至“的地得”“儿化韵”等问题做相应规定。

   正是因为有了陈希米的参与,《全集》才能如此完整、准确而丰厚——集纳了诸多此前从未进入过任何选本的内容,包括书信90余封和大量读书卡片、页边笔记,以及史铁生早期创作的小说、剧本等。全集还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家藏照片,特别是史铁生亲手绘制的“涂鸦”之作,及其仅赠挚友的贺卡、信手拈来的打油诗、有趣的手机短信等,使全集在一卷卷严肃深邃的文字长卷中,展现出作家风趣幽默的一面。

   我们与铁生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过一套青年作家创作的丛书,即“希望文学丛书”,其中便辑入了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可能是他文学创作的第一个文集。在接下来的三四十年中,我们与他和希米成了挚友。出版《史铁生全集》,动意于2010年底他故去之时。在八宝山告别,我看见他那已然捐献过器官的身体,在棺椁里显得很薄很薄,让人泪流不止……陪伴希米时,我更加肯定地对她说,“是时候给铁生出全集了,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2017年《史铁生全集》首次出版,作家铁凝曾写下这样的推荐语:“他和文学相互拯救和提升,他的诚实、深思,他对文学、对生命的敬畏和虔诚,彰显了文学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他将与我们同在,一起见证这个时代的浩渺与辉煌,见证文学的光荣与梦想。”

   再版《全集》的装帧,延续了初版的风格,同时又有创新:封面采用蓝灰纯棉素珊布料搭配西式花纹,书名烫亚光金并起凸压凹,书箱四色彩印,以“地坛长椅”为核心意象,暗合作家史铁生“生命之树常绿”的文学内核。

   时光荏苒,这位人们喜爱的作家已故去15年了。希望这部再版的《史铁生全集》,能够承载读者的怀念,让史铁生在当下继续与读者同行。

   (讲述人:隋丽君,系北京出版集团高级编辑,本报记者韩寒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