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六十万言考镜岭南五千年历史源流 岭南长歌中有古今对话与未来之问

发稿时间:2025-11-02 10:14:00 来源: 羊城晚报

  李宜航

  □李宜航

  《广东简史》自付梓以来,幸得学术界及广大读者朋友关注,这背后是对岭南文化的珍视。此书之成,意在突破旧有方志囿于断代、止于1949年之局限,力图贯通古今、融汇中外,以更为宏阔深邃的历史视野,勾勒岭南文明五千年奔流不息的壮阔长河。从磨刀山遗址石器凛凛的文明曙光,到粤港澳大湾区气象万千的时代画卷;从海上丝绸之路帆影交驰的千年潮涌,到改革开放春风激荡的惊世华章——我们试图以文字为舟,溯洄而上,穿越时空,触摸这片热土跳动的血脉,理解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版图中的独特坐标。

  正如明末清初岭南大儒屈大均所叹:“广东者,吾之乡也。不能述吾之乡,不可以述天下。”诚哉斯言!不了解广东的历史纵深与精神底色,便难以真正理解一个变革的中国如何从边缘走向中心,又如何以开放包容之姿重塑自身、影响世界。正是怀揣这份敬畏与自觉,《广东简史》作者团队秉持三重治学准则:贯通古今之视野,融贯中外之胸怀,史论结合之严谨,力求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厘清脉络,在众说纷纭的争议里求取公允。

  其一,贯通古今,以时间之轴串联文明之链。全书五篇二十章,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磨刀山人点燃岭南第一缕文明星火,直至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绵延数十万年而不辍。我们特别重视考古新发现对传统叙事的重构力量——咸头岭彩陶辉映珠江晨曦,南越王宫残瓦折射帝国余晖,这些沉睡数千年的遗存,经科学发掘与系统阐释,使岭南文明的源头不断前推,竟可与“北京人”时代遥相呼应。源清则流长,根深则叶茂。而于近现代,则专设篇章浓墨重彩书写改革开放以来的风云激荡:从蛇口春雷响彻南海之滨,到“三来一补”催生产业奇迹;从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到“双区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历史在此不是断裂的碎片,而是生生不息、接续演进的伟大进程。

  其二,融贯中外,以空间之维彰显开放品格。广东之兴,不在闭门造车,而在向海图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岭南自古便是东西交汇、文明互鉴的前沿窗口。书中既记张九龄开凿梅关古道,“辟山通道,连南北之气”,使赣粤通衢成为连接陆上与海上丝路的枢纽,亦述六祖惠能倡“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推动佛教本土化、大众化,泽被东亚千年。唐代“广州通海夷道”万里横波,外商云集,“市井十洲人”;明清之际诸港繁盛,“映日帆多宝舶来”,堪称全球化贸易的早期典范。近代以来,无数华侨漂洋过海,艰苦创业,归而兴教办厂,实业救国,堪称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今日之广东,则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合作中折冲樽俎,不蹈他人旧辙,展现新时代的担当与智慧。凡此种种,皆昭示着广东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始终在全球格局中定位自我、成就自我。

  其三,史论结合,以理性之光烛照过往迷雾。治史之道,贵在实事求是,尤需兼采新知。本书立足前辈学者厚积之学术根基,广泛吸纳近年来出土文献、档案资料及前沿研究成果,运用跨学科方法,对岭南历史上的重大议题予以再审视、再诠释。无论是明清之际中西碰撞下的社会转型,还是珠江三角洲开发与大规模人口迁徙之间的复杂互动,我们都力求在扎实考据的基础上提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框架。同时,亦不忘让历史“活”起来——通过细腻笔触还原人物神情、再现事件场景,使那些曾活跃于南粤舞台上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商旅工匠、平民百姓,得以跨越时空,与今人对话。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此句,道尽著史之甘苦。此书得以付梓,实非作者团队微薄之力可成:省委宣传部的悉心指导,为全书校准了“梳理文脉、服务当下”的思想航标;省社科院数十年学术积淀,为全书筑牢了史实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匠心编校,让零散的文字终成系统篇章。更令我们感念的是,多位德高望重的史学大家不顾年迈辛劳,逐章审阅,字斟句酌,提出诸多真知灼见——这份支持,是书稿能够面世的关键。作者团队三载寒暑,焚膏继晷,于浩繁史料中钩沉索隐,于观点歧异处反复切磋,虽不敢言尽善尽美,终使六十万言凝于一册。即便如此,因盈帙满笥、学识所限,书中挂一漏万、疏误之处恐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朋友不吝赐教,帮我们弥补缺憾。

  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出版的《广东简史·综合卷》仅是整套丛书之开篇,后续尚有政治制度史、经济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等专题卷陆续推出,冀以多维度、深层次呈现岭南历史的丰赡内涵。我们不敢奢望它成为“传世之作”,只期盼它能为党员干部了解省情、把握发展规律提供一点参考,为青少年感知乡邦、传承文脉厚植一份情怀,为广大民众走进历史、读懂广东添一本随手可翻的“手边书”。

  古人云:“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对历史最好的致敬,莫过于创造新的历史。今日之广东,正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我们坚信,那条由先民筚路蓝缕开辟、由改革者披荆斩棘拓展的历史长河,必将以其深厚底蕴与澎湃动能,继续滋养这片土地。而《广东简史》所承载的,不只是对往昔的追忆、对史实的呈现,更是对未来的一种信念——青史如鉴,来者承光;继往开来,其命惟新。

责任编辑:陈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