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兵张嘎》电影外文宣传册

《平原烈火》日文版

《小兵张嘎》波斯文版

《小兵张嘎》英文版

柬埔寨文《小兵张嘎》广播稿
作家徐光耀一生致力于抗战文学创作。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抗战题材长篇小说《平原烈火》到家喻户晓的《小兵张嘎》,再到新时期的《望日莲》《四百生灵》等,他以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书写战争中人的精神锤炼与心灵成长,塑造出“嘎子”“周铁汉”等经典人物形象,被誉为“小兵张嘎之父”。自20世纪50年代起,徐光耀的作品就不断传播至海外,在世界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
代表作海外馆藏分布广泛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徐光耀的作品已被译成英、日、德、蒙、朝、缅、泰、阿拉伯、波斯、捷克、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豪萨、印地、柬埔寨等15种语言。
1949年创作的《平原烈火》以1942年日军“五一大扫荡”为背景,塑造了以周铁汉为代表的战士群像,集中展现了冀中军民的抗日斗争。《平原烈火》共有4种译本:日文版、捷克文版、英文版及蒙文版。《小兵张嘎》有11种译本:20世纪60年代出现英文版及缅文版;20世纪70年代后,外文出版社出版了《小兵张嘎》的德文、泰文、阿拉伯文、印地文、豪萨文、阿尔巴尼亚文、波斯文、塞尔维亚文等8种译本。1981年,出现了柬埔寨文广播稿。近年来,《小兵张嘎》又出现3个新的朝鲜文版。此外,《望日莲》还被译成英文发表于《中国文学》1977年第9期。
《平原烈火》《小兵张嘎》被各国图书馆广泛收藏。世界图书馆联机书目(OCLC)数据库显示,全球有23个国家约98所海外机构藏有《平原烈火》(英文版),其中包括美国50所,澳大利亚和瑞士各6所,英国和加拿大各5所,其他如德、意、日、荷兰、比利时等国均有馆藏。馆藏机构不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大学图书馆及大英图书馆等世界知名图书馆。日本情报研究所(CINII)数据库资料显示,《平原烈火》(日文版、中文版)有包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图书馆在内的45所机构收藏。
《小兵张嘎》的馆藏类型较为多样,包括不同年份出版的中文版小说、英文译本及电子书、电影录像等。OCLC数据显示,《小兵张嘎》被海外16个国家约107所机构收藏,其中美国61所,英国、德国各9所,法国、澳大利亚各5所,加拿大4所,其他如以色列、荷兰、丹麦等国均有馆藏,收藏机构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等知名图书馆。CINII数据显示,《小兵张嘎》的不同版本在日本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大阪大学外国语图书馆等35所机构有馆藏。
总体而言,徐光耀作品海外译介语种多样,且被诸多海外机构收藏。这些机构主要集中于海外大学图书馆、研究型图书馆。这些被收藏的作品在国际知名大学图书馆中不仅有多个馆藏记录,而且涵盖不同年份的中文原版、英文译本与相关研究等,这些都说明徐光耀的作品作为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海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小兵张嘎》改编长盛不衰
徐光耀编剧的电影《小兵张嘎》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崔嵬、欧阳红樱执导,于1963年在国内首先上映,受到广大观众喜爱。
在海外,这部电影也引发了较大的关注。1965年4月,《小兵张嘎》在缅甸仰光的“首都电影院”开映。国内的《大众电影》1965年第7期曾报道过该片在缅甸热映的盛况,提及了不少缅甸媒体当时的报道,有的评价说“这是一部具有高尚情操的影片”“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还有缅甸媒体评价“《小兵张嘎》这部影片是特别值得缅甸青少年和儿童观看的,因为它将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并激励他们向上。”
1968年,《中国文学》第5期刊发《小兵张嘎》英文版全文,该刊发行到欧美及非洲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对小说的海外传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小兵张嘎》英文版的受众群体中,有不少是学者、教育工作者及对中国文学和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他们将《小兵张嘎》视为了解中国抗战的窗口,至今仍有关注。
“美国人值得一读……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理解中国人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2024年11月4日,有美国读者在全球最大的在线读书社区Goodreads如是评价。
不仅是在英语世界,随着20世纪70年代多种译本的出现,《小兵张嘎》在德国以及阿拉伯国家也引起关注。在德国,《小兵张嘎》被视为传递英雄主义的儿童文学读物,呈现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实主义特色。在阿拉伯语国家,阿文译本受到教育工作者和文化交流机构的重视。
新世纪以来,由《小兵张嘎》改编的各类艺术作品活跃于国际舞台。2008年,由孙立军执导的动画电影《小兵张嘎》在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官方展映,受到国际观众赞誉。2016年,由刘晓邑执导的木偶肢体剧《小兵张嘎·幻想曲》在英国爱丁堡首演成功,获得英国爱丁堡前沿艺术节“五星剧评”。英国国家剧院多次推荐该剧,《欧洲时报》以整版篇幅深度报道。2017年,该剧受邀参加俄罗斯“金萝卜”全俄儿童及青年艺术节、英国伦敦南岸艺术节、罗马尼亚锡比乌青少年艺术节,受到广泛欢迎,《小兵张嘎》的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徐光耀作品的意义再次受到海外关注。9月10日,菲律宾《商报》刊发了中国新闻社的专访《百岁徐光耀:用一生“书写抗战”》,对徐光耀的创作历程进行了回顾。
2024年,徐光耀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今年8月,徐光耀文学创作80年座谈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徐光耀以赤子之心记录历史、讴歌英雄、礼赞人民,是当代文学在战争中淬炼成长的生动写照。
徐光耀的文学之路与民族解放、人民命运紧密相连,他赤诚报国的家国情怀与淳朴坦荡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继承弘扬。期待更多读者了解和走近这位革命作家和他所创造的文学世界。
(张艳丽 作者系华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配图由殷杰、周永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