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好书榜 >> 正文

报告文学《明月照深林》:研探乡村振兴之路

发稿时间:2020-12-08 15:30: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明月照深林》 高凯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 高凯)以艺术的形式振兴乡村,实现文化脱贫,思想脱贫,精神脱贫——在报告文学《明月照深林》中,作者对浙江省宁海县艺术家下乡振兴乡村的故事进行了细致而真实的描摹。

  《明月照深林》由作家浦子创作,这部作品关注农村农民脱贫中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在同类题材作品中角度独特。

  在日前为这部作品举行的相关研讨会上,文学评论家黄宾堂谈到,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关注到了物质和精神双重性的问题。物质脱贫之后,精神上的需求就要提上日程。用美来撬动城乡建设,融合艺术的实践,来唤醒村民们的创造意识。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指出,《明月照深林》写出了乡村脱贫以后往何处去的问题。作品抓住典型的例子,告诉人们可以用艺术来照亮生活,点亮乡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主题就是建设乡村振兴宏大的主题。

  对此,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岳雯表示赞同,她认为,艺术是学院式的,是精英文化,和乡村振兴是两个路子,但是宁海县有非常好的顶层设计,用艺术唤醒了村民美的意识、美的精神,让村民改变了自己的家园,找到了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新路,这是这部作品非常独特的地方。

  直接参与宁海县艺术家下乡振兴乡村的人民大学艺术学教授丛志强表示,“乡村振兴在我们团队的理解里面,人的振兴很关键,甚至是个基础。浦子一直在跟踪我们的团队,甚至很多时候去参与我们的艺术振兴乡村,读了这本书启发对我很有启发。宁海的干部有很强的批判力、创新力、分析力,有他们的支持才能支撑着我为这样的探索更好地走下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冯兴元指出,艺术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内生化,最后的结果就是体现道德经里边的四句话,最后就是实现一个民之化、民之富、民之心、民之情,宁海这种做法,尽管看上去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但是没有去干预,实际上最后实质性的东西有无为而治,最终体现是内生化。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胡振通称,艺术振兴乡村提法在政策层面比较新颖,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宁海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确实积累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任吴立行谈到,这本可以作为艺术设计系在提倡社会设计理念的一个非常好的教科书,它更多的是从一种田野调查式、人类学方式说故事的方法,来阐述不同人面临到的经验跟感触。(完)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