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好书榜 >> 正文

没有“小”英雄,哪有“大”英雄?——《小英雄雨来》及其现实意义

发稿时间:2021-06-23 14:27:00 来源: 文艺报

  自从管桦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在解放初期作为教材选进小学语文课本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几代小学生,几乎人人都学过它读过它,知道并记住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这个名字叫雨来的小英雄。新中国诞生的70多年来,我们通过文学作品、传记文学、影视作品等等,知道了许多抗日战争中的少年儿童英雄人物,其中有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也有作家们和艺术家们塑造的艺术人物典型,比如家喻户晓的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放牛郎王二小、儿童团团长王扑、送鸡毛信的海娃等等少年英雄。

  不同于成人,孩子们不太在意这些英雄少年究竟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还是作家和艺术家们塑造和虚构的艺术人物形象,都是自己心目中崇敬的英雄、学习的榜样。这显示了童真时期的少年儿童们思想的纯洁无瑕与质朴善良,也说明了文学艺术的强大感染力与生命力。

  管桦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他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曾任《冀东救国报》社记者,后来调到军区政治部剧社工作,在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研究室任研究员。他在冀东农村落户期间,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长篇小说《将军河》及《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等。

  1984年春夏之交的一天下午,我受《北京文艺》(《北京文学》杂志前身)的委托,来到当时居住在北京西城灵境胡同深处一座平房小院子的管桦家里采访。见到了管桦老师和他的夫人李婉老师,寒暄之后,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管老师,抗日战争时期,听说您是儿童团员,是真的吗?”管桦微笑着,顿时情绪兴奋起来,并且流露出一种自豪感,他说:“那没错,我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抗日儿童团员。你知道当时的情况吗?”我摇摇头,其实我对于当时的局势是知道个大概的,只是想听听管桦老师说说他自己的经历。他兴致勃勃地说:“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一直到1945年,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许多抗日根据地,陆续都成立了抗日儿童团的组织。团员们在青年救国会的领导下,同抗日军民一道,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斗争,非常活跃。你知道抗日儿童团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吗?”

  管桦的突然一问,我还真的被问住了,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他望着我笑了,显然他事先知道,这个问题我是回答不出来的。他并不为难我,接着说:“儿童团员的具体任务是:第一,向大家宣传打日本。第二,侦察敌情抓汉奸。第三,站岗放哨送书信。第四,帮助军属来做事。第五,尊敬抗战官和兵。第六,学习生产都不停。”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当年曾经是一个儿童团员的人,在今天亲自讲述出如此清晰、具体、完整的关于儿童团员要做的具体任务。管桦说的没错,当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东北的长白山黑土地到晋西北莽莽的黄土高原;从山东沂蒙山区到苏北芦荡湖河;从陕甘宁边区到晋冀鲁豫的抗日根据地,到处都活跃着抗日儿童团员们的身影。据统计,到1940年,陕甘宁边区约有7万名儿童团员,苏北解放区约有18万儿童团员和少年队员,华北抗日根据地约有60万儿童团员,他们是当时抗日儿童团的“主力军”。其中,最为活跃和出色的是晋察冀边区的儿童团,他们帮助军烈属,站岗、放哨、送情报、捉汉奸,利用自己年纪小、不被敌人注意的年龄特点,经常深入敌后,无数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自己的任务。在晋察冀边区抗日儿童团,当时还开展了“五不运动”:不给敌人带路,不给敌人送信,不吃敌人的糖,不念敌人的书,不告诉敌人藏粮的地方。直到今天在晋冀一带,仍然广泛流传着英雄王二小把日本鬼子引进八路军包围圈的故事。并在涞源县刘家庄为他修建了纪念碑。

  管桦说,那时候他十五六岁上下,不仅是一名普通抗日儿童团员,还亲身经历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的风采。在小团长的带领下,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团员,每天忙着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侦察敌情。后来他长大到了报社,在冀东地区工作的时候,虽然地处敌占区,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每个村都有民兵、妇救会和儿童团的抗日组织。管桦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采访,需要向导引路,而各村的儿童团员就成了他最好的带路人。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常常在夜里带领着管桦翻山越岭,穿过敌人的封锁线。让管桦惊讶的是,尽管儿童团员们年龄不大,但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他们都不会畏惧。他们的勇敢、机智、不怕苦的特点,以及对敌人的仇恨,都给管桦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因此,管桦说:“抗战时期,全国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或者男人和妇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不仅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也使我们中华民族得以重生。我应当凭自己的良心,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描写那个时代儿童团员的爱国精神,教育下一代,这是我创作小说《小英雄雨来》的目的。”

  听到管桦说出他创作《小英雄雨来》的初衷,我很感动。从他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一个共产党员作家的爱国激情,一个作家的担当、深思,以及他对祖国未来和孩子们的期盼。时至今日,我们重读《小英雄雨来》的时候,怎能不隐隐激荡起灵魂深处的共鸣?

  从当年的抗日儿童团员说到他创作《小英雄雨来》,管桦表示,雨来的形象是有根据的,绝不是作家凭空想象的。可以说,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抗日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等情节,以及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还有他那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十几年前那场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1940年,管桦离开家乡奔赴抗日战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转战,浓浓的乡情始终给他留下无限眷恋。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经常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1948年,管桦在哈尔滨鲁迅艺术研究院任教期间,他完成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雨来没有死》,初稿写成之后,管桦首先请当时担任鲁迅文学院研究室主任的作家周立波审阅。周立波被小说中主人公雨来的事迹吸引并感动了,连连称赞这篇小说写得有骨头有肉,非常值得一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周立波鼓励管桦继续写下去,可以写成一部真实反映冀东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或长篇小说。经过管桦进一步加工,最后写成了一部中篇小说,这就是发表在当年《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上的《小英雄雨来》。

  几年之后,在文联的一次会议上,我有幸又碰见了管桦同志,他告诉我说,1998年,“小英雄雨来纪念园”终于在他家乡的还乡河公园落成了。小英雄雨来纪念碑上镌刻上了管桦亲手写的文字:“1937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

  这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此时已经年逾古稀的管桦,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观察世界风云变化。他深知革命传统教育对下一代的重要,不管是从理性还是感性的认知出发,都要把“雨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英雄精神发扬光大。管桦深情地说:“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热爱,还谈何爱国?”如今,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已经成为当地非常著名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成了大人和孩子们经常前去瞻仰之处。站在雨来纪念碑前,仰望雨来塑像,会使人勾起一段难以忘怀的深刻的历史回忆。几乎所有曾经读过雨来的故事的人和正在课堂上学着雨来故事渐渐成长的孩子们,都会重温和牢记《小英雄雨来》中那句激励过几代人的名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

  在小说里,这是一处触动人心的细节描写,鲜血滴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几行字上,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革命者,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江山的决心。句子没有任何修饰和雕琢,意思却深刻而含蓄,它既写出了当时的场景,又将鲜血和爱国非常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人产生极其丰富的想象而回味无穷。这看似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但却是一个犹似太阳光芒四射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流淌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统精神中的不朽血脉。正是它唤醒并激励着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做出并继续做着惊天动地的事业。

  采访管桦时他曾说过一句话,几十年来我一直记忆犹新、他说:“不要小看‘小’英雄,没有‘小’英雄,哪来‘大’英雄?”我曾经仔细琢磨过这句话,它里面包含着一个极其深刻的教育学的规律,这正是他说过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的另一种说法,即教育的连续性。中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从小看大。”不抓紧孩子成长时期的教育,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小到家庭养成教育,大到理想教育,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不从孩子小的时候就重视并抓紧起来,那孩子的未来就实在堪忧了。纵观当今,有多少社会不良现象,不是与孩子的青少年教育问题紧密相联?

  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在当今复杂而多变的历史大变革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不断奋勇前进的步伐中,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英雄主义,提倡英雄主义精神。面对艰苦卓绝的斗争局面,面对无数艰难困苦,我们需要男子汉精神,只有这样,整个民族在敌人和困难面前,才会不低头、不屈服,少一些懦弱,多一些勇敢。

  目前我们的教育事业,在党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已经在各个方面比较注意抓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英雄主义教育,但仍有不足。时代和历史需要的是具有正确的“三观”,有高素质、高教养,体魄强健的革命接班人。让一代代孩子们普遍具有这样的思想品德,就像小英雄雨来一样,记住“我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小时是小英雄,长大后也能成为大英雄。

  管桦老师已经离去将近20年了,但他的儿童文学红色经典小说《小英雄雨来》仍然活在我们心中,活在学校的课堂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重读《小英雄雨来》它仍然具有浓重的现实意义,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思考,新的启迪。(马光复)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