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好书榜 >> 正文

《卢沟桥事变史料全编》发掘并整理中日两种文字各类资料——力求最大限度还原基本史实

发稿时间:2022-05-09 13:38:00 来源: 北京日报

  史料工作是卢沟桥事变研究深入发展的制约因素,理当受到研究界更多重视

  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夜晚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占中国东北地区之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新起点。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相关史料的发掘与整理,一直是学术与社会各界甚为关注的课题。

  日本在战败投降前夕,无论是东京的军政总部还是各战场部队,都曾全力焚毁档案,极为重要的一批极富机密性质的决策文件,包括侵略平津地区的日军各部相关档案资料,大概是永远地消失了。不过,历史真相总有多种方式的保存,经过战后官民各界多方面的努力发掘,在中日两国都有相当丰富的史料被重新发现并整理面世。技术领域的信息传播方式、学术交流路径等诸多方面的改善,也有利于资料工作的持续推进。

  在这样的环境中,历来备受关注的卢沟桥事变研究,自然应该有新的发展气象。迄今中日两国学界在该方面出版物数量不少,总体上可谓成就显著,却也有不少空阙以及诸多认识分歧。研究者们仍然面临核心史料的缺失、散乱以及辨识歧见等问题。史料工作是卢沟桥事变研究深入发展的制约因素,理当受到研究界更多重视,作出更扎实的发掘与整理工作。为此,我们全面梳理研究界动态,努力发掘并整理中日两种文字各类资料,注意辨识其核心、关键性史料,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基本史实,为学界的研究与讨论服务。

  重点关注四方面的史料

  本书的中文史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史料学研究室编纂。起讫时间为1933年3月热河事变至1937年7月底平津沦陷,为体现史事的完整性,部分内容在时限上略有延伸。本书重点关注以下四方面的史料:一是台北“国史馆”部分重要档案,包括来往函电、命令、情报、会谈记录等;二是民国时期出版的相关史料集;三是收集整理了卢沟桥事变时期国内主要报刊的相关报道和言论;四是补充整理了部分私人日记。所选取的报刊资料,主要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六种国内报纸,即《北平晨报》《大公报》《申报》《新闻报》《中央日报》《新中华报》(延安),将其中自七七事变发生至平津沦陷这一时段的相关报道,以原版影印的图片形式刊布,反映当时媒体及社会对事件的关注。中文文献汗牛充栋,本书虽以“全编”为宗旨,但并非有文即录,也不可能不加选择。如,当时的新闻报道极为丰富,然消息来源有限,故报道雷同现象较为严重,编纂中虽已尽量剔除重复,但也难免有未尽之处。加之编者的目力与见解所限,遗漏之处在所难免。诸多不足,期待在今后能补充修订。

  日方史料收集是团队专家多年累积而成

  日方史料收集主要由北京大学团队担任,是团队专家多年间往返日本访学、调研,还有会议之余的资料收集累积而成。资料来源主要是日本防卫厅(现防卫省)战史部、外交史料馆、国立公文书馆及国会图书馆等相关研究机构,各类非卖品文献、旧报刊资料、人物专辑等。可参考的战后日本各界成果,资料长编性质的有“官史”《战史丛书》共102卷。本书分别选录其中部分内容。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大陆侵略政策的必然产物,也是华北日本驻军挑动战争的谋略结果。追本溯源,其资料门类众多,在战时多为机密件,也是战败之际日本各级军政机构与战场部队全力销毁的对象,其发现与收集多属不易。战后,经由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发现日方国家政策与战略层面的方针纲要,日军各级部队的企划与行动史料,含宣传大纲、部队战斗详报等各类档案文献,还有驻屯军各级部队史,战后旧军人“战友”团体的非卖品印刷品,当事人回忆录,旧报刊的战时集中报道,或分散性的新闻资料等,载体多样、数量庞大,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史料全编有助于学术论争问题的解决

  史料的编序原则,是依据其内容主题,关注其背景因素,兼顾其制作和发现的时间,参考各方研究者的评价和运用,努力从多种角度大量地选用资料,以便于读者的阅读与研究。对既有资料的发现与解读而促成的有关卢沟桥事变真相的研究,中日两国出版的论著已经数量惊人,也存在有多方向的、程度不一的差异与分歧。归纳既有论点,大体有如下几类:第一类,中方及日本良心派学者多确认是日本炮制的阴谋事件;第二类,日本右翼方面指责中国军队打第一枪挑起战争;第三类,强调当晚枪声事件可能是偶发的,但战争原因植根于日本侵略扩张政策;第四类,强调中日双方都没有大战的计划与准备,但双方都不妥协导致战争,该类说法在当今中日两国及海峡两岸研究界都有存在。相信上述讨论与分歧还将长期存在下去。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有助于上述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

  史家通常强调,史学就是史料学。本书工作展开之际,定名为“全编”,盖出自全面收集战争双方史料的考量,并决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防止遗漏。但是,史料搜集整理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不断发现,不断补充,始能臻于完善。

  作者:徐勇,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