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71116173049.jpg
搜索

新闻热线:010-57380754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经管 >> 正文

《转型之战:Made in China再出发》

发稿时间:2016-11-25 16:1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书名:《转型之战:Made in China再出发》

  编者:吴晓波频道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定价:42.00

  书号:978-7-5057-3856-0

 

  避免死于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延续性技术创新

  文/陈润

  技术创新如果陷入误区,极有可能“死于技术”,这并非危言耸听。

  通过挑战和颠覆从而取代原有主流技术的技术被称为突破性技术,相对应的,延续性技术是指对原有技术做增量和改进的技术。马云曾说:“在机关枪面前,这个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是一样的。”延续性技术改革只是把青铜器换成铁器,颠覆性技术改革是把冷兵器变成热兵器。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技术的延续,而不关注当下和未来的趋势,那么延续性技术改革也只是饮鸩止渴。当你还在挖掘某一种技术的纵向潜力时,别人已经从另一个层面对你进行颠覆了。

  20 世纪 60 年代,家电行业集体崛起,日本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连欧美精英都赞不绝口:“整个世界似乎都在被佳能复制、被尼康拍摄、被松下录影、被精工计时、被夏普的斑斓色彩魅惑。”到 80 年代,电视机逐渐取代钢铁,成为日本主要出口产品。10 年后互联网兴起,电脑取代电视成为新的传播媒介和娱乐工具。再过 10 年,智能手机后来居上,电视机需求量日渐萎缩,但日本家电巨头对全球产业变革和消费潮流置若罔闻,依然在傲慢与偏见中坚守电视机制造,错过智能手机的鼎盛时代,国内外市场在苹果和三星的剿杀中节节败退。2012 年 6 月接任松下总裁的津贺一宏也承认:“日本企业对自己曾在技术和生产方面创造的辉煌过于自信,我们忽视了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待产品。”家电巨头 30 年间对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转变毫无知觉,今日被抛弃亦不足为怪。

  日本企业一直以硬件技术和设备创新著称,但如今的产业趋势已发展成为软件、系统和解决方案等能力的竞争,商品开发能力成为日本家电企业新的短板,缺乏为用户提供“新生活方式”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注重单品精细化而忽视产业信息化意识,这样始终无法突破传统家电的禁锢,个性化和多元化无法体现。总结而言,日本家电行业希望靠延续性技术创新维持竞争优势,可事与愿违,反而因此节节败退,唯有颠覆性技术创新才能彻底改变颓势,浴火重生。

  市场经济的规律往往就是这样的:每当技术成熟或者规则形成的时候,就会有人出来挑战陈规陋习。如果他成功地打破规则,或者取得技术创新成果,建立新规则,那么一个新的格局就将建成,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打破权威、挑战极限才是颠覆性技术创新可能成功的最佳方式。

  周鸿祎说过:“如果你按照巨头的游戏规则玩,你就永无出头之日。商业的规则都是用来被打破的。”这是他将近 20 年商海沉浮的经验总结,他自比为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无意中扮演了反抗者的角色,他说:“美国人崇尚颠覆式创新,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因此颠覆者和破坏者都被视为英雄。在中国,颠覆和破坏往往是贬义词,被认为是麻烦制造者,因此在中国创新需要勇气。”

  然而,仅有勇气还不够,从方法上来讲,中国制造企业如何避免陷入延续性技术创新的迷梦,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

  首先,建立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常态化机制。一套成熟的机制是进行颠覆性创新的基础,比如美国的颠覆性技术就有多个组织配合,像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下设的国防情报局技术预测和审查委员会、未来颠覆性技术预测委员会,美国高级研究与发展组织内专设的“颠覆性技术办公室”等。中国制造业也应建立专门的部门去捕捉和发展颠覆性技术,比如一些大品牌已经成立新技术实验室、设立创新技术奖励机制、建立颠覆性技术预测部门等。

  其次,把技术发展方向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能推动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要打造颠覆性技术成长的温床,与其他新兴技术一样,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企业应长远看待颠覆性技术,进行培育和支持。另一方面要把技术转化为市场,企业要建立颠覆性技术的转化机制,更好更快地转化为能盈利的产品。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智能化、环保节能化、个性化是主要市场需求,也是颠覆性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最后,强化基础技术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无数案例证明,无论市场需求带来的颠覆性技术,还是依靠重大科技突破带来的颠覆性技术,都必须夯实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外,兰德公司在有关研究报告中指出,颠覆性技术往往源于各项交叉学科技术的融合。未来的技术发展也将越来越依赖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家电企业目前已以意识到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许多家电企业开始和通讯企业,互联网技术企业进行合作,如海尔和阿里巴巴、美的和小米、格力和阿里巴巴等,以期孕育出颠覆性技术新的生长点。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书榜
更多>>
资讯
更多>>
专 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