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书评 >> 正文

遗风余韵中坚守的“碣石”

发稿时间:2020-09-22 10:11:00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速继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作品,总是敢于直面时代问题,也善于捕捉、审视和反思走过的路、经历过的苦难、取得过的辉煌,更敢于摹画明天与未来。

  《河湾里》就是这样一部体现时代性而又呈现中华民族发展轨迹的“因时之作”。小说以改革开放作为恢宏的时代大背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精神命脉,以东部沿海和中原大地的乡土人文为微观背景,讲述了一群深受传统文化滋养而又沐浴改革春风,既有“碣石”般的守护情怀又有“开拓者”的披荆斩棘之志,既有个人算盘又有大局意识的一群青年男女的学医、从医之路。作品笔触细腻,满溢对民族历史进程的反思、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对民族脊梁的篆刻,浸润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因而,与其说这是一部在地域文化冲突中呈现人物的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记录历史、表现历史、思考历史的深刻作品。

  《河湾里》成为一个时代缩影,表达了对一个时代风貌,一个时代的风气、一个时代的趋势和一个时代的特质的深入思考。

  绵延5000年的中华文化为本书提供了磅礴的精神供给。没有中华文化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小说中的河湾、徐庄,甚至玄武湖、鸡鸣寺,都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的一朵朵浪花,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地域文化滋养下,小说中的人,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有内心冲突和挣扎的人。殷衡、徐余庆、老吴、童晓、朱晓东、景宫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符号,因为河湾、齐鲁、杭城、金陵的文化而被修饰和规定,他们因此而获得厚重的生命底蕴。弥漫在河湾、徐庄的,是先祖遗训、老辈叮嘱、儿孙企盼沉淀……在祖祖辈辈的遗风余韵中,化作了代代坚持和守护的“碣石”。每每遇到人生挫折与生计苦难,文化的给养池就散发无穷力量:家庭的温暖与支援、邻里的理解与相助,都成为殷衡、徐余庆、季萌的“磨刀石”和“垫路板”,帮助个人、帮助家庭走出低谷。《河湾里》诠释了作者对齐鲁文化和江南文化的深厚理解和时代洞见,在文化冲突激荡中,更看到了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融合、创造性转化与发展。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好的作品总是作为时代的先声,总是与时代脉搏应和。《河湾里》问世正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华夏之际,白衣天使逆行而上勇斗病魔的精神激发了作者的共鸣。作为一个时代参与者、医务工作者、企业管理者的多重身份,作者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医疗领域的人、物、事的观察和体认,表面看是一群青年人的成长、历练、工作的轨迹,以及爱恨情仇的冲突与抉择,但实际上,作品写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在医疗、经济、生活和思想认识方面的伟大进程,以及在此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坚守、破陈、牺牲、守望等时代精神。

  虽然抬头看到的天是世界的天,但脚踩的地是中国的地。民族的命运需要中华民族以巨大的使命意识披荆斩棘、革旧鼎新一路闯出来。但凡不是一个麻木的人,都会为40年的历史画卷而深深触动。但不要忘记,在改革开放之初,正如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言,是一个“摸石头过河”的筚路蓝缕之路;是一个个诸如殷衡、徐余庆、朱晓东、周文这样的平凡的肉体凡胎,在守旧与创新、灵魂与肉体、小我与大势、算计与牺牲的一个个具体的矛盾冲突中推动历史大势,汇聚历史发展动力,形成改革创新锐气的过程。《河湾里》虽然没有用大篇幅来讲所有矛盾,但现实给作者这一特殊的亲历者以巨大压力,唤醒了他对中华民族如何总结经验教训,以前瞻性思维做好预防举措,形成有效响应机制,调动一切资源做好应对的思考。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要去发现和揭示时代的精神、去讴歌人性的真与美,除了要有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河湾里》不只是单纯讴歌好的一面,也看到了改革开放浮躁、复杂、多元的环境中多面的人性:他们中,有人选择一路前行,有人选择先成家后立业,也有人选择权力、金钱、欲望;他们中,有人为救小女孩牺牲生命,有人为救病患倒在手术台上,有人为断病情舔尿,也有人为抗击灾情奉献大爱;他们中,有为爱情迷失精神的,有为金钱使良知渐行渐远的,也有为私利背弃道义的……在改革开放启动的利益机制中,复杂的人性和人心,在时代的天地间被呈现和称量。在不断地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处理好义与利、小与大、私利与公利、恐惧与坚守等,这是时代的问题。作者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其实已经从主流、从大局、从大势上给出了评判,明确了方向。可以说,鞭挞黑暗的目的是彰显光明、揭示负面的目的是更好地塑造精神梁柱。这是用故事、用经历、用结局所呈现的支撑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集中呈现,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5000年历史画卷中不断续写民族辉煌的新篇章,是民族复兴之路的立体画卷。

  守望,这是跨越历史的回响。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