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书评 >> 正文

鲁奖作家陈应松新作《天露湾》:书写当代中国农民创业史

发稿时间:2022-04-01 13:45:0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天露湾》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地处江汉平原,长江南岸,是荆江分洪区。这里的农耕文明异常发达,人们精耕细作,生活富庶安宁,被称为梦里水乡。千百年来,耕种的是五谷杂粮,稻麦黍稷。某一天,这片田野上蓦然窜出了一种前所未闻的藤本植物,十多万亩葡萄铺天盖地,气势磅礴。这些五颜六色、珠滑玉润的浆果浑圆、饱满、晶莹、清香、甜蜜,深沉严肃的土地突然变得浪漫可人,摇曳生姿……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几个农民尝试种葡萄,打破了长江以南不适合种葡萄的断言,改写了教科书,成为一个田野和土地的奇迹。如今,公安县是“江南葡萄第一县”,有十多万亩葡萄,五六十个品种。每当夏天,田野上果实累累,万紫千红,葡萄大棚一望无边。这让家乡在湖北荆州市公安县的湖北作家、鲁奖获得者陈应松感到着迷和感动。这也是他近期推出的长篇小说《天露湾》的灵感源泉。

  在《天露湾》中,荆州长江南岸天露湖边有一个天露湾村。村支书洪家胜父子和乡村能人金满仓父女两家人两辈人,经过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江南地区种植葡萄之奇迹。陈应松2019年起进行田野调查,2020年开始书写,历时两年,《天露湾》这本以葡萄产业为背景,描写两代农民对土地情感的小说终于诞生。

  “在这部小说中,我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我的心情:讴歌土地,赞美农民。”陈应松记忆中的乡村曾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土坯房、泥巴路、脸朝黄土背朝天和无休无止的劳作,挑粪、挖沟、锄草、插秧……没有一样不是繁重的苦力。但在《天露湾》里,读者看到的是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新农民形象。

  陈应松说:“对于作家而言,田野调查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只有真正到田野中、到生活中去行走,才会真切地感知到农民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品质。”

  在后记中,陈应松感慨道:“大地不会老去,生活之树常青。……有一天,我坐在公安县葡萄种植第一人老陈的家门口,品尝着这位‘甜蜜的挖掘者’种的葡萄,在他宽大的楼房前,看着浩荡的田野上闪光的大棚,以及露天生长的碧绿葡萄,绿潮喧嚣,没有尽头。葡萄成熟的芳香甜味弥漫在这片我曾经劳动的土地上,农民在这个时代是多么伟大,他们创造了幸福,也创造了一个关于种植的神话。”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蒋瑞尧

  图片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提供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