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书评 >> 正文

一部红船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史——评丁晓平长篇报告文学《红船启航》

发稿时间:2022-05-24 14:21:0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红船精神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又以其所承载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坚定理想信念,勇敢拼搏,不断创造新时代的新成就。军旅作家丁晓平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红船启航》在“红船劈波行”和“精神聚人心”上下两卷中,融合了历史与现实,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与百年不息的红船精神。

  林雅华

  军旅作家丁晓平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红船启航》(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之作,摆脱了一般的历史材料铺排,以精心的构思、新颖的叙事和栩栩如生的笔法,在“红船劈波行”和“精神聚人心”上下两卷中,融合了历史与现实,立体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与百年不息的红船精神。

  以“小人物”写出“大历史”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深重的忧患中。近代中国争取民族自由解放、重建民族文化主体性地位、探寻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艰难探索,深深地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血脉当中。因此,作为一个政党,它在诞生之初,就是一个觉醒的政党,自觉地从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角度,承担起了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当然,要全景式呈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殊为不易。作者在开篇之时,采取了一个独创性的视角,那就是以“小人物”写出“大历史”。他以真实而艺术的手法描绘了“小王老师”从嘉兴乌镇出走的一幕,笔端之下所寄寓的正是新思想挣脱旧牢笼开创新世界的努力。这个名叫王会悟的女子,正是对中共一大会议的召开具有重大影响的女子。作为一个引子,她的出场,仿佛一个历史的楔子,由此贯穿了此后一百年的大历史,也由此贯穿了众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比如,建党之前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先驱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以及他们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上引发的风雷激荡。

  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以翔实的文字与细致的考证,全景式还原了一大召开的曲折过程。我们跟随着“小王老师”的视角,重新进入历史现场,亲身感受到会议的现场气氛、突发情况以及会址迁移时的紧急处置。最终,一大代表分批辗转来到烟波浩渺的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之上,完成了在上海开始的所有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在作品的上卷中,作者以极具温度的文字和相当广博的视野为我们绘制了一幅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长卷。跟随作者的笔触缓步进入这幅历史长卷,在遍览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抗争与不屈不挠的奋斗之时,确实令人深感革命道路之艰难曲折、实践探索之筚路蓝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所实现的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是一场肇始于强烈的文化自觉,并最终依靠强有力的政党政治而完成的彻底的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若非这段历史所开启的波澜壮阔的现代中国历程,我们断无从在这一历史转折处,看到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出来的识见、气象、操守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腔热血,乃与斯国斯民血肉相连。在那样一个“痛不堪痛、忍不堪忍”的旧中国,他们心系苍生万民,奔走于天地山川,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开启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征程。

  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描绘百年党史的壮阔画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艘小小红船驶出的一百年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我们不仅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更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站在“第二个百年”的伟大历史起点之上,重新回望历史,重新定位烟波浩渺中的那艘小小红船,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历史品格。

  那么,如何寻找和确认当年的红船,如何重新呈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具体轮廓?作品的下卷以回忆、寻找、考证、确定为基点,将围绕着红船所发生的故事一一呈现:毛泽东的专列路过嘉兴时突然停车、嘉兴修建红船纪念馆的努力、南湖革命纪念船的建成下水、董必武重访南湖时给红船的题词、邓小平为纪念馆的亲笔题名……作者采用了大量档案资料、图表照片、当事人访谈口述、实地考察等田野调查的方法,为其历史写作提供了丰富而充满细节感的材料。在这一历史探秘与现实回溯的过程中,众多故事重新得以复原,红船精神代代相承的历史脉络也渐次呈现。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如何传承这一“红色根脉”的伟大精神,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裕、光大红船精神?在作品的最后部分,作者用了相当的笔墨,对当代中国尤其是对当代红船精神的传承进行了聚焦呈现。遵循从“小人物”入手,从“大时代”落笔的方式,他深入挖掘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红船”的持续关切,以及南湖儿女,尤其是“红船一家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感人故事。这种将历史与现实相互映照的笔法,将历史主题的表述和当下社会的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极具张力。这就使其下卷的写作不仅产生了深沉旷远的历史反响,更映照出了当代中国生动具象的思想探索与实践探索。

  可以说,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又以极大的热忱回到历史现场,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描绘了“从红楼到红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开天辟地到共同富裕”的百年党史的壮阔画卷。在他笔下,宏大的视野、历史的深度与现实的宽度相互映照,完整清晰地再现了红船精神得以挖掘、整理、提炼、升华的全过程。红船精神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又以其所承载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坚定理想信念,勇敢拼搏,不断创造新时代的新成就。因此,这不仅是一部革命史、建设史、红船史,更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史。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