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新书推荐 >> 正文

把话说进孩子心里:高质量亲子沟通

发稿时间:2021-12-09 14:0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基本信息

书名:把话说进孩子心里:高质量亲子沟通

作者:金韵蓉

定价:59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12

  内容简介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能就左右了孩子的想法,甚至锚定了他们的一生。那些语言中的内容、对话中的情绪,都会被孩子敏感地捕捉,埋在心中,影响长远。

  孩子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在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行,在家长的范式中,成长为自己的模样。

  本书用真诚而温柔的语言,告诉家长如何扮演好孩子的语言表达启蒙范本,如何真诚地与孩子对话,如何掌握语言的情绪,又如何引导孩子敞开心扉。把话说进孩子心里,成为孩子想要聊天的人。

  此外,孩子常见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也可以通过亲子沟通来做到有效地预防和挽救,本书对孩子可能遇到的青春期成长问题等提供沟通指导。在对话中,让孩子感受无条件的爱,和孩子共同创造喜悦的幸福场景。

  作者简介

  金韵蓉资深儿童心理与行为治疗师拥有扎实的心理学学院教育背景与十余年临床心理辅导工作经验。曾出版畅销书《爱在左,管教在右》《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对错》等。

  精选书摘

帮助孩子迈过学习不好的坎儿

  我知道人一旦有了孩子,无论原来再怎么云淡风轻,再怎么道法自然,都难免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一个怪圈——“鸡娃”。也许大家给孩子“打鸡血”的方法和轻重程度会有所不同,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都是一样的。很少有家长敢言之凿凿地说自己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孩子快乐成长就好。我们都会在乎,只是在“过分严苛地在乎”“焦虑地在乎”以及“合理地在乎”之间摇摆罢了。

  所以,如何帮助孩子迈过学习不好的坎儿并重获自信是我的第一个教学示范案例。

  孩子只是装作不在乎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我们可能会表现出毫不在乎的态度,但其实,我们心里很彷徨、害怕,甚至会感到羞耻。

  我不是个容易做噩梦的人,但只要我做噩梦,梦中的情节十之八九都和考试有关。我最常见的噩梦内容是,考试时怎么赶着写都答不完那密密麻麻的题目,或者是满头大汗地到处转圈,找不到考场在哪里。试想,我距离最后一次正经的学校考试已经有40年以上的时间,可是那些考试带给我的“创伤”至今仍然在我的潜意识里如鬼魅般占据着重要位置。

  从我个人的家庭教育经验以及辅导那么多青少年的经验中,我很清楚地知道,当一个孩子考试考得差了或自知跟不上学习进度时,他心里是很慌张害怕的。他当然也想考得好,抬头挺胸让人夸奖,也都希望自己能考上好大学,而并不是天生就愿意低人一等,让人瞧不起。所以当他们慌张害怕的时候,内心其实特别期望能有人来帮帮自己或扶持自己,告诉自己应该怎么调整呼吸,怎样一点点地追上同学。可如果大人不分青红皂白就一直骂孩子,认为孩子不上进、不用功,孩子就会觉得很无助,觉得在那么大的学业压力之下,还要背着另一重让他呼吸更困难的压力,实在难以忍受。

  不是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考高分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不是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考高分。

  孩子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在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中,有一个被教育学家用来作为教学设计依据的心智变化进程,那就是认知能力的变化。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孩子相较于儿童期,已经发展出可以思考抽象问题的能力。例如,儿童期的孩子需要借由实物、图片或玩游戏来学习新知,但青少年不需要经过这个具象的过程,他们可以凭着想象去思考、理解一个东西,这是脑部认知能力的变化和进步。所以,从初中、高中开始,所有课程的设计都是基于这个基础。不管是几何、代数,还是物理、化学,都牵涉到抽象思考能力。

  但现实的情况是,并不是每个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抽象思考能力都能以相同的速度发展。在同年龄段的孩子中,不论是生理发育还是心智发育,大家都只是在一个较为宽泛的正常范围之内发展,而这个范围可能有2~3年的跨度。此外,每个孩子左脑和右脑的发育进程也不一样,有的左脑快于右脑,有的右脑快于左脑。所以,在同一个班级或同一个年级中,一定会有某些孩子的心智能力发展得比较快,某些孩子则需要稍微长一点儿的时间,而这种发展的速度与遗传有关,与成长环境、健康状况也有关。

  所以,现在让我们来想象一种情况。今天老师教了新一章物理知识,这个新章节需要运用高级的抽象思考能力,全班同学都很认真地听课。班上50个同学中,有30%的同学在课堂上立刻就听懂了;有40%的同学回家后研读研读也明白了;可是还有剩下的30%的同学,即使回家研读了半天,也还是没有完全明白。第二天,物理老师又继续教了另一章新内容,前面那70%懂了的同学中,此时也许又有5%~10%的被落下了,而昨天就没完全听明白的同学,此时就更不明白了。

  那怎么办呢?我们又不能让老师停下来等所有学生都明白了再继续往下教,而且目前大部分国内中小学一个班级里至少有40名学生,我们不能要求工作量已经很大的老师留意到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所以,应对这个问题的责任只能由学生的家长来承担。至于如何承担,我们接下来详细说

  ……

责任编辑:王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