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71116173049.jpg
搜索

新闻热线:010-57380754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傅光明走进“青年之声” 讲述不一样的莎士比亚

发稿时间:2018-08-13 14:2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8月10日,第九期“青年之声”读书会在京举行,《新译莎士比亚全集》译者傅光明讲述莎学文化。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杨宇初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金佳丽)“莎士比亚常读常新,我愿为21世纪莎士比亚中文译作的新世界做更多探索,努力为读者呈现无阅读障碍的译本。”8月10日,第九期“青年之声”读书会在北京举行,本期读书会主题为“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莎士比亚”,邀请《新译莎士比亚全集》译者傅光明讲述莎学文化。他为现场观众讲述了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环境,也分享了自己的翻译初衷和翻译中的故事。

 

  《新译莎士比亚全集》译者傅光明演讲。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杨宇初 摄

  傅光明是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他在文学研究和翻译领域耕耘多年。他从2012年开始以一人之力新译、研究莎翁剧作,计划用十余年时间完成“注释+导读”本的《新译莎士比亚全集》,续译续出。目前,傅译莎剧第一辑(四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赛罗》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面世。

  莎士比亚在今天已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可他当年的创作环境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样美好。傅光明说,莎士比亚刚到伦敦时,就像今天的“北漂”,得先挣钱养活自己,写戏要考虑上座率,甚至为此专门为剧团最有卖座率的丑角演员量身打造台词。

  

 

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杨宇初 摄

  《莎士比亚全集》已有多个中文译本,其中朱生豪和梁实秋的两个译本已被读者奉为经典。为何要重新翻译?傅光明解释说:“今天的阅读习惯与之前大不相同,一时代应有一时代之莎翁。简单以朱译本为例来说,因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译本中的漏译、错译在所难免。而且,朱译本不带注释。”为让读者更多元、深切、充分地领略莎剧中的丰富意涵、妙趣滋味,他开始着手翻译。

  傅译本在形式上尊重莎翁诗剧的文体特点,语言上力求符合现代中文的阅读习惯。每单册剧本除配有大量原版插图,加入帮助读者理解剧情及文化背景的注释,并附有一篇长达数万字的专论导读,梳理原型故事,剖析戏剧人物,不仅方便普通读者深入解读文本,还为中国的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

 

  现场观众提问。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杨宇初 摄

  傅光明在和大家分享自己翻译过程中的小故事时,说:“我一直牢记恩师萧乾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永远不要放弃主观努力’。我在翻译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困难,比如,写《第十二夜》导读时,觉得自己对英国清教徒历史的知识十分匮乏,就花十天集中阅读英国清教史,边读便思考,等提笔再写马伏里奥这个清教徒形象时,便有了酣畅感。也借此希望,你们青年人永不放弃努力。”

  傅光明在现场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新译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中的爱情十四行,声音刚落,现场便响起热烈掌声。傅光明还认真回答了观众提问,并与观众进行友好互动。

  活动最后设置了抽奖环节,五位幸运观众获赠傅光明新译的莎翁剧作。活动结束后,热心观众把他团团围住,继续就相关问题与他交流。

  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党委常委、副主任,“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副主任 蔺玉红(中),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河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傅光明(右三)与获奖读者合影。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杨宇初 摄

  据悉,本期读书会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指导,“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青年之声”读书出版服务联盟主办,中国青年网、未来网、中青视讯·手机电视协办。@中国青年网、@未来网、@青年之声、@青年之声服务办微博对本场读书会进行了同步直播,观看直播人次超过了3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书榜
更多>>
资讯
更多>>
专 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