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借助光影诠释生命的意义——评《电影北上》

发稿时间:2021-06-19 12:41:00 来源: 光明日报

《电影北上》 鲍盛华 著 长春出版社

  《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白毛女》《董存瑞》《人到中年》《冰山上的来客》……这些陪伴着观众一同成长的影像记忆,如同一部电影中的一个又一个镜头,让人在激动、感叹与共鸣的同时,获得向上的精神力量。这些经典的电影都有着共同的归属,那就是它们都出自长春电影制片厂。

  提起长春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长影”),众所周知,其被形象地誉为“新中国电影摇篮”。长影(当时为“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曾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开辟了新中国电影多片种发展的新纪元。可以说,中国东北的长影开启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另一次繁华。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1949年,党中央从“东影”抽调大批干部奔赴北京、上海等地,接收敌伪电影机构,为建立纪录片、艺术片和美术片等新厂,为创建全国电影发行系统和电影工业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在新中国电影的发展阶段,长影亦派出大批技术、艺术人员支援各兄弟厂的建设和发展。自成立之日起,长影累计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输送了2000多名电影艺术和专业技术人才。由此,长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长篇纪实文学《电影北上》,就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电影自发端至新中国电影事业初立的那段历史。作者以从南方到北方的地域变迁为视角,以细腻的文学叙述为笔法,触摸1935年至1955年20年间中国电影的重大转折。全书展现了中国电影人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家危难之时,从上海到武汉,从武汉到延安,又从延安到兴山,最终从兴山到达长春的全过程。在电影“北上”的过程中,作者向我们诠释了这样的观点:新中国的红色电影基因来自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左翼电影”的底层关注与民族觉醒,也来自延安电影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电影拍摄的探索和实践,更来自当年战场上被染上鲜血的摄影机。同时,全书也阐明了“新中国电影摇篮”这一美誉的肇始之源,即来自长影在短短几年时间,向全国各地派出的大量电影人才,来自长影崛起时建立的整齐划一的体制,这个体制复制到北京、上海,开启了三大国有电影制片厂的时代,也来自长影初期电影以“表现工农兵”和“给工农兵看”为核心输出的“艺术范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长影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具有“生命”的意义,将在中国电影史上熠熠生辉。

  在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阶段,中国电影在地理空间上确实经历了一次“北上”。抗战胜利后,随着苏联军队撤离长春,中共中央东北局审时度势,看准时机,迅速接收了“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接管了全部设备器材,并组建了东北电影公司。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新中国有了电影工业的物质基础。但随着国民党大兵压境,中共中央决定战略“放弃”长春,向北转移,电影厂便也开始了北上的“远征”。包括摄影、录音、洗印、放映等各类电影器材整整装了25节车厢,整座电影厂被搬上了铁轨,一路向北,先行260多公里到达哈尔滨,又行400余公里抵达佳木斯,再行70余公里抵达终点兴山(今鹤岗兴山区)。整个转移过程自1946年5月13日开始,抵达兴山时已是5月底。所有人员开始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厂址的建设当中。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公司更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至新中国成立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工作者分“十路大军”来到“东影”,为中国电影事业挥洒汗水,贡献智慧。正如作者所说,这列绝尘而去的长长的火车,成为文化之犁,豁开了东北黑土地,播撒下了新中国电影生命的种子。

  作者多年来发自内心地对其生长于斯的东北黑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故在行文上增加了许多人文关照。《电影北上》作为作者继《先生向北》后的又一部“北上”系列作品,其风格与《先生向北》基本一致,同样具有大的历史观,同样是一部难得的情怀之作。作者同样关注的是在历史与时代洪流中作为个体的“人”,以及由每个肩负责任的个体所折射出来的“价值”与“意义”。正如作者所言:“我们在意是谁第一个站在中国电影的起点上,因为没有这个起点,就无法开启未来,这个第一人有胆识有能力,需要我们敬重和仰慕;我们在意中国电影以什么样的内容和方式站在起点上,因为这个起点决定了我们如何走,又走向何方;我们在意,在光影中的人、光影中的生命,他们创造了怎样的价值。”故而,作者在介绍每部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品的同时,定会详述其背后的“人”,展现电影人的胆识与魄力,以及他们是如何推动电影这艘巨轮向前远行的。

  与其说《电影北上》是一部电影史,不如说它是新中国电影开拓者的传记史。自1905年由谭鑫培先生主演的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到1955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中国电影人历经磨难、饱尝艰辛,终于换了人间。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左翼电影,如一股清流,最终发展为人民的电影。其间,作者不仅关注了如郑正秋、袁牧之等可力挽狂澜的“大人物”,同时也对贡献卓著的“小人物”倾注笔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用摄影机忠实地记录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闻摄影师张绍柯、王静安、杨荫萱三位党员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最前线,抢拍了很多珍贵的战争场景,用镜头定格了历史的瞬间。杨荫萱甚至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斗,大量的战场作战镜头被他从前线带回。但遗憾的是,三位摄影师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们用镜头留给后人的是解放军战士英雄的身影。三位英雄牺牲时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法国著名影评人安德烈·巴赞曾说过:“电影是一种及物的艺术。只有当我们拍摄他者且忘却自我的时候,电影才有意义。”三位摄影师用生命换来的战场素材最终被编入多辑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中,他们的事迹将永载中国电影史,他们的精神将鼓舞更多年轻人!

  电影这门艺术,借助光影诠释生命的意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其自身的规律,如今新的高科技手段不断融入,让不断流淌的艺术生命更加生生不息,奔流向前。无数志士仁人用生命缔造的光影,如今愈发让这门艺术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孙振波,系长春出版社副编审)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