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天河吉山村历史建筑活化焕新生 百年家塾闻书声

发稿时间:2022-08-12 11:18:00 来源: 广州日报

学生在课堂上练字。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在友竹家塾,20多名参加暑期兴趣班的学生在朗诵《弟子规》。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钧圣)漫步广州天河吉山村,会发现琅琅书声飘散在大街小巷。觅着读书声的踪迹,便来到一座盈溢着书香墨气的百年家塾——友竹家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三字一顿,两句一韵,伴随着孩子们响亮的朗诵声,家塾的一砖一瓦,内墙上悬挂的书法作品,弥漫着别致的古典文化气息。

  国学文化公益课老师梁慧均告诉记者,国学课今年暑期首次开班,每周一至五开课,来上课的孩子从5岁到11岁不等,大多是本村村民。国学课十分受欢迎,因为课堂只提供18个位置,甚至还吸引了不少旁听生。“孩子们早早便会来到家塾读书,我们从上午9点开始教授《弟子规》,10点还会安排学生练字。”梁慧均表示,希望通过公益国学课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待人的礼仪,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学会感恩和尊师重道。

  值得一提的是,来家塾学习的孩子都穿着汉服。梁慧均说,汉服是国学课的班服,孩子们都特别喜欢,“这不仅让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在百年家塾中上课,穿着汉服别有古典韵味。”

  据吉山实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梁永炬介绍,村公司和街道社区将党建和传统文化融合,开办国学兴趣课程,让村民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我们会定期开办读书会和国学兴趣班,坚持每年举办书法培训、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并与吉山小学共建,聘请专业的书法老师,在学校和村里的祠堂免费为孩子提供指导。通过传统国学课以及书法课程,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梁永炬说。

  珠吉街吉山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主任梁晓华则表示,社区致力于推动社区党建与经典文学融合发展,以读、写、习的方式让下一代铭记文化精髓,传承礼为先,孝之道,让下一代传承发扬古人训,打造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社区。

  据介绍,“友竹家塾”原为吉山村梁氏始祖文川系下第八世祖厅,是一所二厅一天井砖木结构建筑,迄今已有167年的历史,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作为吉山小学课室和教师宿舍,还曾作为私塾,属于天河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167年后的今天,这座村中的百年家塾正焕发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崭新光彩。珠吉街与村公司采取市井文化延续和活化利用策略,以不改变历史建筑原状的原则,进行精细化保护性微改造、微更新。同时,构建街道、社区、村公司三级巡查保护机制,加强日常巡查保护力度,确保辖内42处历史文物、18处传统风貌建筑,完好完整。

  珠吉街党工委书记左建方认为,保护不是“闭门管理”,而是要让历史建筑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永续传承。珠吉街将文化遗产的保护融入村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真正让历史文化遗产“护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责任编辑: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