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中国典籍《道德经》2000多种译本,到底流传着多少种“道”?

发稿时间:2023-01-27 13:40:00 来源: 文汇报

  自17世纪开启西译历程以来,《道德经》成为被译介得最多的中国传统典籍,在英语世界的发行量和发行频次仅次于《圣经》。据美国汉学家邰谧侠统计,截至2022年7月,《道德经》已经被译入97种语言,凡2051种译本。迈克尔·拉法格在《道德经之道》(1992)一书中说,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本《道德经》,也就有多少种“道”。“道”因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而留下的阐释空间,造就了英语世界繁复各异的道家哲学形象。

  为准确讲好老子与道家故事,传播好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系统、全面地分析了解老子和道家宇宙观核心术语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接受情况,甄辨英语世界对其二度重构的价值,并为我们构建包括道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海外话语体系提供借鉴。历经十年的艰辛,爬梳海量的文献,章媛教授为学界推出了一部厚重力作《〈道德经〉西传之云变》,从思想史、概念史传播与流变角度深入挖掘,以系统分析《道德经》思想文本西译传播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向世人说明重译《道德经》的重要性、紧迫性与必要性。

  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就是通过研究概念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接受、转移和扩散,来讨论影响和形成概念的要素是什么、概念的含义和这一含义的变化。《〈道德经〉西传之云变》一书从老子核心概念“道”“德”“无为”“自然”等入手,通过对几百种《道德经》译本中的翻译选词归类讨论和研究发现,译者的选词、造句一方面深受译者本人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历史环境和政治背景的局限和影响,另一方面西方译者对“道”“德”“无为”和“自然”等老子核心概念的解读,缺乏共通的文化基础、历史环境的了解、辩证哲学的思维、“东方精神”的体验等,也是造成差异和误解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剖析东西方历史文化根源不同而导致的概念术语二度构建中的得与失,并进一步探究其中的症结所在,从而得出普遍性问题产生的根源——话语权的归属。

  章媛著作的一大研究亮点是关注老子“正言若反”的言说方式,聚焦老子之“无”的跨语际误读与建构问题研究。《道德经》全文5722字中“无”字出现98次,与“无”表达相同或相近否定概念的“不”字出现235次、“莫”字出现20次、“弗”字出现4次。毫无疑问,“无”是老子哲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范畴,对老子而言,“无”本身是一种作用,一种力量,发挥着“有”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力量。《道德经》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正是这“无名”(wuming/nameless)之“道”,激发起老子对“无为”“无欲”“无知”“无事”“无争”等各种无“为”(doing,action)的探索热情。基于对道家“无”“无为”的深刻解析,以及对所收集到的100多种《道德经》英译本的分析,章媛明确指出,《道德经》中出现13次的“无为”不等于“不为、不做”,英语世界那些将“无为”译为“without doing”,“doing nothing”等做法,显然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

  《道德经》中“道”字出现74次(因版本不同,有说73次),“德”字出现43次。目前对于“道”的译介与传播研究已相对丰富,而“德”字的海外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相对阙如。章媛系统考察有代表性的译本对“德”字的翻译和阐释,以及选词用句时的意图,进而探究译本之“德”与老子之“德”的差异性及原因。相对于“道”字英译的渐趋统一和规范,译者选来对译“德”字概念的英文术语十分丰富,如:efficacy(功效)、power(某方面的力量或影响)、energy(能量)、intelligence(才智)、outflowing operation(流溢的力)、integrity(完整)、life(生命)、character(品质)、humanity(仁慈)、self(自我)、virtue(美德)、charisma(上天赋予的能力)、inner potency(内在力量)等等,不胜枚举。章媛指出,之所以出现如此繁复芜杂的“德”字跨语际构建,主要是因为译者没有从深刻的文化内涵去理解,没有从哲学范畴去理解,而是浮在表面,把《道德经》当做镜子,他们的翻译过程竟成了镜子折射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的只是译者自我化、个性化的《道德经》,而非老子的《道德经》。章媛呼吁,让《道德经》在世界文化交流传播中不被误译误传,杜绝异化他化,使老子思想原质相传,这是翻译家永远的梦想,也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名从外语切入的学者,章媛敏锐地意识到,在老子哲学中“自然”这一概念的地位仅次于“道”“德”和“无为”,能否正确理解这个概念,关系到对整个老子哲学思想的准确理解与把握。陈鼓应说,《道德经》中所有关于“自然”一词的运用,都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是指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章媛在书中创建性地突破学界习见的《道德经》英译纵向历史分期的做法,而是将所收集到的《道德经》译本,根据文本解读视角不同划分为宗教类、哲理类、语文类和演义类四大类型文本,对“自然”“道法自然”等不同术语构建方式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为学界译界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借鉴。

  诚如学者韩震教授所言,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构成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本表达方式或特定符号,是构成中国话语体系中链接思想观念的关节点,很多思想文化的学术理论或学说,都有普遍的世界意义。毕生致力于向西方讲述中国哲学故事、为中国哲学争取在世界上的合法性地位代言的安乐哲教授认为,有意或无意地将思想术语文本从其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土壤中,移栽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哲学园地,是对该文本的严重冒犯,对其生命之根的损害十分深重,他呼吁中国哲学文化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文化语义环境”,以中国自己的观念去讲述,“让中国文化讲述自己”。

  《〈道德经〉西传之云变》采用传播学、翻译学、历史学等方法,对《道德经》在西方世界的翻译传播做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比较、梳理,全书文献厚重,行文论述大气。章媛指出,西方人对《道德经》及道家思想的接受与传播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解”,呼吁学界从中华文化的本源与话语权入手,“擦亮”关键术语以复原情景化的、原生的意义,对《道德经》核心概念的翻译采取无限靠近原则,以提升《道德经》西译西传的准确性,从而真正构建一个具有普遍价值与意义的《道德经》海外翻译传播话语体系。(辛红娟)

责任编辑:潘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