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秋瑾——读夏晓虹《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
发稿时间:2023-12-08 15:21:00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读书者说】
作者:翁筱曼(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秋瑾的生命在32岁以鲜血浇铸定格,关于她的言说则更趋丰富,不仅在世人心口间流转,而且在报刊、回忆录、笔记、小说等海内外文献里丰盈,在戏剧舞台、电影等媒体上闪耀,时至今日绵延不绝。
众声喧哗中的秋瑾,有着许多世人熟悉的标签:才气纵横的大家闺秀,反抗包办婚姻的女界先觉,推动女子教育的倡导者,慷慨就义的女性革命第一人……这些标签清晰可及,标签拼贴下的秋瑾显得棱角分明,却缺失了各种身份之间温润的边缘与思想的流动,多重光影的交叠并不能让人物变得可感可亲。
秋瑾的长衫照 选自《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
夏晓虹教授的新作《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重现了晚清社会风云变幻的图景中秋瑾的生命历程,从秋瑾看近代百年中国变迁。那段历史充满褶皱,夏晓虹教授细致地抚平褶皱,而又珍重褶皱,对纷繁芜杂的史料进行精微细致的处理,用更多的可靠的鲜活的细节逼真地展示秋瑾所处的历史现场及文化潮流,让秋瑾纤毫毕现。于是,在多维度的探照灯的指引下,在蒙尘的报纸堆里,秋瑾卸下了种种标签而获得了生命力。我们在本书中看见了秋瑾,看见了一个在“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中不曾停步的女子。
秋瑾思想的与时俱进
晚清女性的画卷上,留下身影的固然不多,但为民族解放振臂高呼者有之,投身西洋艺术者有之,推动女学者亦有之,为何只有秋瑾能够成为唯一一位被世人普遍熟悉且持久关注的女性呢?夏晓虹教授指出,秋瑾之所以能够成为话题人物,实与其个性中的好奇趋新、志向远大,甚至可以说具有强烈的青史留名欲望不可分,由此造就了秋瑾思想的与时俱进。
《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夏晓虹 著 商务印书馆 选自《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
在本书第一辑“本事篇”中,各篇皆紧扣秋瑾本人,角度精妙而关涉深广。开篇《始信英雄亦有雌——秋瑾与〈芝龛记〉》,由清代董榕所编《芝龛记乐府》切入,探讨秋瑾性情中的“侠气”底色。她对明末战场杀敌的女将军秦良玉、闯入敌营夺回父尸的沈云英青眼有加,在《题〈芝龛记〉》《满江红》等诗词中都有充满力量的表达。这股英豪之气为她后期迅速滋长的革命情怀、救国热情,以及就义前“不有倡者,谁与赓续”的决绝姿态,埋下了伏笔。如果不是1902年北上京城,离开湖南,秋瑾很可能困守家庭,以才女闺秀留名。《秋瑾北京时期思想研究》一文聚焦北京时期秋瑾所接触的新环境、新朋友、新知识,随着交游圈的拓展、新书新报新风气的熏陶,其思想风貌迅速改变,自我感悟因之生发。秋瑾积极参与近代北京第一个妇女团体,“中国妇女启明社”的成立及具体活动,与京城早期女学堂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夏晓虹教授从相关文献出发,条分缕析,认为秋瑾居京期间,其独立意识萌发并渐渐清晰,并积极投身女学倡导。这一思想轨迹的描绘与定位,不仅对秋瑾生命中的关键时期做了充分的展开,也从更具体的时间、空间上让我们得以窥见彼时京城的风云涌动,仿佛置身其间,随着秋瑾去经历、去参与时代的演进。
秋瑾的心声与成长蝶变
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发了对传统的价值体系、伦理道德、社会秩序的质疑。本书既以晚清以降百年中国风潮为视域,复以女界为横断面,则对秋瑾的多维度叙说根植于兹。夏晓虹教授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把握贴近秋瑾的心声。
夏衍 著 《秋瑾传》(1950年) 选自《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
秋瑾与王廷钧的包办婚姻之不和谐是学界普遍的认知,但这种不和谐带来的力量,对推动秋瑾迈出家门,最终成长为影响深远的知识女性,究竟起到何种程度的作用,以往研究者并未细察。夏晓虹教授敏锐地抓住秋瑾湖湘时期所写的《谢道韫》一诗的“暗典”,认为秋瑾的婚姻不和谐是她最终走向革命的重要原因。诗云:“咏絮辞何敏,清才扫俗氛。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提到谢道韫,观者容易以“咏絮才”为共同点,与秋瑾的才气联系起来。但这首诗重心落在后半句,秋瑾认为,如果谢道韫能够与鲍照共偕连理,方为美满婚姻。这首诗实际上用的是“天壤王郎”的典故,《世说新语·贤媛》中讲到谢道韫嫁给王凝之,但看不起夫君,便说“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秋瑾借此表达对王廷钧的不满,认为王过于平庸,痛悔自己未能遇到称心的另一半。这种对婚姻错配,遇人不淑的愤懑,在秋瑾的书信、诗词、小说中都有或隐晦或强烈的抒发。读懂了作品,才能读懂秋瑾的内心,进而理解其不断成长蝶变的内外合力。
夏晓虹教授以史家之笔述之,记之,解之,多角度多维度铺开文献材料,力求尽可能多地释放其间蕴藏的信息,以便更贴近秋瑾生命中的某一现实情境,从而传导出社会的诸种动向。读者可以从服部繁子记录下的秋瑾之“和睦”说,秋瑾亲友描述里“不和”“温顺”等字眼中,去体察秋瑾的困境与挣脱的尝试,咀嚼在不同的身份、语境下秋瑾微妙的内心与进退之难。
秋瑾文学形象的变化轨迹
无论是紧扣秋瑾,还是从秋瑾之外着手,主流与支流最终都汇入到涌动的百年社会思潮中。夏晓虹教授曾表达过近代对于她的强大吸引力,古今、中外、新旧种种冲突聚合交汇,破坏与建设,奔突与停滞,过渡与革新,一切可能都在蓬蓬勃勃地酝酿着、生长着。于是顺流而下,沿着历史的脉络,人物的活动,去观时代舞台上演的喜怒哀乐,聚光灯下的主角或配角,会具有更活跃而自然的舞步。本书的“延展篇”,正是这一研究路径的充分展现。
谢晋导演的电影《秋瑾》海报 选自《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
《秋瑾早年行迹考辨——以〈京报〉相关史料为中心》从家族史展开,综合利用画报、奏折、年谱、口述笔录等文献资料,考察了秋瑾祖父与父亲从幕僚到地方官的仕进之路,确认赴台湾和湖南的时间节点,借以绘出秋瑾婚嫁前的地域空间图,进而了解秋瑾出生成长的地域底色;《秋瑾诗词集初期流传经过考述》关注最早编印的三种秋瑾遗著,讨论各本的成书及编者情况,似为梳理版本而意不止此,版本源流背后的人事往来、时事播迁、对秋瑾的定位,更值得玩味。各版本时序之不同,所涉及的社会层面亦充满阐释内涵。
值得一提的还有《二十世纪秋瑾文学形象的演化》,从晚清、民初、1930年代、1950—1980年代以及1990年代这五个时段,选取代表性的戏曲、小说、话剧、电影,如晚清《轩亭冤传奇》和两部《六月霜》,民初许啸天的《秋瑾》,夏衍的《秋瑾传》、谢晋导演的《秋瑾》……以时间为轴,以作品为个案勾勒出秋瑾的文学形象的变化轨迹,与时俱进的人物形象背后,呈现出社会思潮的涌动与新变。
1912年的1月,中华书局发售“世界女杰笺”,第一组共八枚,与外国女杰南亭格尔、罗兰夫人、苏菲亚、贞德交相辉映的四位中华女杰,是花木兰、秦良玉、沈云英和秋瑾。此时距秋瑾就义不过短短数年,其生命惨烈而绚烂的定格,成就了秋瑾生前自我期许的女杰形象,而与她所追慕的女杰们一起为世人称颂,“可以说是对秋瑾最体贴的赞赏与最合适的纪念”。百年过去了,站在一个新的世纪里,回望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思潮视野里的秋瑾,夏晓虹教授独到的考察角度、抽丝剥茧般的剖析以及温暖的共情,不仅让我们看见秋瑾,观照晚清,也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对秋瑾的进一步解读。从学术史、文学史的演进和近代文学学科的建构来看,晚清研究的不断深化,伴随着新视野新材料新角度新学术路径的拓展,秋瑾言说的积淀与层叠,自是有无尽的阐释空间。本书既充分展现了当下学术思潮中的秋瑾言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与秋瑾、与百年风潮的对话,从而指向对秋瑾的纪念与精神的延续。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07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