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明辨 自出机杼——读《诗文声律论稿》
发稿时间:2024-01-25 11:28:00 来源: 光明日报
《诗文声律论稿》
启 功 著
中华书局
对偶和用典是骈文构成的重要因素,在骈文研究中一直是热门话题。然而,经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认真比较和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启功先生在《诗文声律论稿》一书中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和辨析,见解精到,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关于骈文中对偶产生的原因问题,前人论述较多,其中特别有代表性的一是刘勰的成于自然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文心雕龙》)二是黄侃之说:“尚考文章之多偶语,固由便于讽诵,亦缘心灵感物,每有联想之能;庶事浩穰,常得齐同之致。或比方而愈憭,或反复以相明。兼以诸夏语文,单觭成义,斯所以句能成匹,语可同韵。是则联类之思,人类所同有;排比之文,吾族所独擅。”(《书后汉书论赞》)三是王力之说:“唯有以单音节为主(即使是双音词,而词素也是单音节)的语言,才能形成整齐的对偶。在西洋语言中,即使有意地排成平行的句子,也很难做到音节相同。那样只是排比,不是对偶。”(《龙虫并雕斋琐语》)概括起来,三人所说的对偶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自然界的影响,二是人类联想功能的作用,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讽诵、讲话等实际需要的促使,四是汉字单音独义的特质为其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古往今来,还有许多人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但大体不出这个范围。
在《诗文声律论稿》中,启功先生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偶现象,自然界都有。人和动物都有一个鼻子两只眼睛,脑袋旁边两只耳朵,躯干边上两条腿、两只手,禽类有两个翅膀,都是对偶。植物中,一根枝条上的叶子往往是两两相对,一片叶子的叶脉也是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可是……外国人、外国的自然界,也到处都存在着对称,为什么外国的语言、诗歌里就没有这种对偶现象呢?我的想法,首先是汉字有这个便利。单音节而且字与字的空间整齐,它就可以追求对称的整齐效果。如果是拼音文字,多音节而且字母多少也不统一,就难说有这个条件了。其次,我们的口语里有时说一句不够,很自然地再加一句,为的是表达周到。比如,‘你喝茶不喝’‘这茶是凉是热’‘你是喝红茶还是喝绿茶’,表示说话人多方面地想到了。还有叮咛,说一句怕对方记不住。比如,‘明天有工夫就来,要是没空儿我们就改日子。’这类内容很自然就形成对偶。”仔细分析,启功先生的这段论述可以划分为这样几层:其一,意识到自然界的对偶现象对骈文中使用对偶有所影响,但又指出外国的自然界也存在对偶,为什么外国的语言、诗歌里就没有这种对偶现象呢?显然,他认为“自然说”不周密。其二,指出汉字是对偶产生的重要条件:“首先是汉字有这个便利。单音节而且字与字的空间整齐,它就可以追求对称的整齐效果。”其中关于汉字“单音节”的论述与黄侃、王力所见略同,但是启功指出汉字“字与字的空间整齐”为对偶创造了条件,从空间层面说明汉字的特征及其对构成对偶所起的作用则发人之所未发,令人耳目一新。其三,指出为求“表达周到”,一句不够,很自然地再加一句,应该是对偶形成的又一个原因,这也是从日常口语的角度切入,从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言语交流实践中发现并且总结出来的,这种认识也是启功先生所独创。其四,指出说一句怕对方记不住的叮咛嘱咐是对偶产生的另外一个因素,其着眼点是人们语言实践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探讨骈文中对偶的成因,也具有独创性。
把启功先生的这些观点同上述诸家之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他的观点只有少许与他人相同,主体上是自出机杼,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对偶成因问题最有深度的探讨之一。
用典也是骈文构成的要素。对于骈文为什么要用典的问题,古人、今人也都作了许多探讨。如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中说:“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认为用典是表明意义、证明今事的需要。清人李兆洛在《骈体文钞》中指出:“资以故籍,则言为典章也。”强调用典可以增强自己言论的权威性和合理性。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说:“征于旧者易为信,举彼所知则易为从。”认为文章之所以要用典,是因为它容易让人信服和遵从。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说:“用典之要,不出以少字明多意……用古事者,援古事以证今情也;用成词者,引彼语以明此义也。”强调用典之由在于以少总多、以古证今,以彼语明此语之义。
启功先生在《诗文声律论稿》中也专门谈到诗文中的用典问题,但他不袭成说,自出机杼。他把典故作了分类,分别揭示其产生原因。其一,提出广义典故的概念,并且说明其产生的原因:“有的典是以往已成的故事,一件事情。再提到它时,它无形中就成了一个典。比如有人问我,今天你到哪儿去了?我说我到演播室。演播室是什么?是个名称,是演播的地方。这演播室谁也用不着解释离主楼多远,离宿舍多远,它在哪里,生活在师大校内的人,一说就明白,无形中就是一个典,这是广义的典故。”这里广义的典故,主要是事典,由以往已成的故事、一件事情构成,其形成原因是在长期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其二,提出信号式典故的概念,并且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实际上典故的情况非常复杂、多样。那么从前的人,很长的一个故事,是一个典故,从一个角度加以概括,就是一个词。这个词,就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可以帮助作诗、作文的人省略许多话,用少量的字一说,读者就知道了。所以文章、诗歌里边常常用一些信号,增加表达的效率,就是用典的来历。”这是又一类典故,其形成过程是把长故事压缩成一个词,成为一个信号。其形成原因是出于实用的需要,即用这个信号式的典故可以省略许多话,增强诗、文的表达效率,以小见大,以少总多。其三,揭示骈文中使用典故的内在原因:“骈文由于有句法长短、音节高低,同时还有辞藻华丽、描写细致等要求,便不得不多用典故。比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句的‘之’字都等于衬字),实际只是‘地方富庶、人物贤达’两项意思,便铺张得这样热闹。”揭示了骈文中所以使用典故的内在原因,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骈文句法或长或短需要整齐一律,使用典故就易于协调,达到这一效果;二是骈文的音节有高低变化,需要进行调节,达到和谐的境界,而使用典故就易于进行调节,收到和谐的效果;三是骈文讲究藻饰,使用典故便有助于词采的精美化;四是骈文需要细致的铺陈、描写、刻画,使用典故则能够强化铺陈描写的效果。仔细考察,启功先生的这些分析和论述多是发人之所未发,创新性极强。
可见,启功先生虽然不是专门的骈文批评家,但是他对于骈文对偶和用典产生原因的辨析相当深刻,其创新意义不能忽视。
(作者:于景祥,系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韩 伟,系辽宁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