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笔墨怎样绘出时代新境
发稿时间:2024-04-04 11:52:00 来源: 光明日报
家家都在画屏中(中国画) 李可染 北京画院供图
雨亦奇(中国画) 李可染 北京画院供图
【新展大观】
帆影点点的太湖、拨云见日的天都峰、回忆里的百草园、夕照中的重庆山城……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是著名画家李可染数十载对自然与生命的目识心记。
今年,适逢李可染探求中国画创新发展、赴江南写生70周年。北京画院美术馆于3月29日至5月5日举办“雨亦奇——李可染写生七十周年纪念展”,集中展出艺术家写生及创作精品70件,在邀请观众重走其写生之旅的同时,探究他从“师古人”“师造化”到“对话自然”的艺术历程。
深入生活寻源泉
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用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展现新山河、新面貌、新成就,成为时代对中国画坛提出的需求。此时,李可染在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水彩课,他决意改革中国画。1950年,他在《人民美术》创刊号上发表了文章《谈中国画的改造》,率先提出要深入生活和自然,重新挖掘中国画之源泉。1954年,李可染与张仃、罗铭决心南下写生,在祖国的广阔山河中找寻创作灵感。
步入展厅,居于醒目位置的画作《雨亦奇》便是由初下江南写生的李可染妙手偶得之。彼时,试图跳脱出“米氏云山”窠臼的李可染还未找到适合表现江南烟雨的新方法。一日,他冒雨写生归来,兴奋地展开画稿,对同伴说:“雨亦奇,雨亦奇!”原来,李可染在西湖边写生时,飘落的雨点洒在画稿之上,将他刚刚着墨的地方洇开,苍润淋漓间,幻化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境。
《家家都在画屏中》描绘的是富春江附近的芦茨溪。据张仃回忆,李可染在创作这幅画时感到尤为艰难:“可染年近五十,每天翻山越岭。这里的树木茂密,极难表现……”为了避免套用传统树石的皴法和点法,李可染引入了水彩画法,全新的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此次写生历时三个月,面对诗情画意的江南烟雨,李可染以新笔墨留住所见所感。在回京后的汇报展中,他的作品赢得广泛赞誉,也在美术界掀起写生的高潮。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表示,李可染所言“废画三千”,并非是一句谦词。他以“躬行”的壮举回答着时代之问。
精微之处见真章
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中国画革新小组,李可染继续踏上写生之路。烟雨江南、巴山蜀水、诗意漓江、异域街巷……李可染将中国传统笔墨与天地自然相结合,开创出山水画全新的审美意境。
《德累斯顿暮色》创作于李可染1957年访问德国期间,水墨浓淡间晕染出欧洲中古建筑。在这幅作品左下角,钤有一方朱文印章“在精微”,这样的“在精微”,于李可染作品中随处可见。在创作《无锡梅园》时,李可染选择了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角度。透过繁花,人们看到亭中游人,看到小路上母子相牵的手,看到落花满地的粉红。从这小小的画幅中,人们得以窥见整园的灿烂。
“可染先生曾说过,在写生的时候画房子,要看如何画屋顶结构的延伸;画梯田,要看如何画田埂的走向……这些细节处理,都可以看出推敲中的心得体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丘挺教授在画作前为学生讲解时这样说。“他那‘从景到境’的笔墨生成,如今仍是我们挖掘的宝藏。”丘挺表示,写生是李可染创作的根基,在教学中,他也极为重视师法自然。如今,中央美术学院每年在春秋两季都会组织学生到各地写生采风,针对不同年级的课程,也有着不同的写生要求。中国画学院关于“心与物合”等重点课题的研究,正是与以李可染为代表的艺术家倡导的山水画创作理念一脉相承。
写生写意写时代
“这是在苏州,虎丘塔嘛!”“颐和园的后湖这么有野趣呢。”此次展览试图再现李可染的写生创作路线,找到展厅中精心“藏”着的12张贴纸,能够拼起一张完整的李可染写生行旅图,使观众在互动中共赏山河锦绣。
学习自然,再现自然,超越自然——1943年,李可染创作了《松下观瀑图》,经历数十载的写生实践,至1989年他描绘《万山重叠一江曲》时,已是截然不同的画风。走过漫长艰苦的艺术道路,晚年的李可染真正做到了心画合一。他致力于中国画的改革与复兴,万里写生,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出一条充满生机的新路。
他自信于中国画之精神,写景,写人,写生活,也写时代。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指出,当下“写生热”的背后存在一些认知误区,有些写生作品借助写实技法来图绘山川草木,仍旧停留在“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状态。写生、写真须写其生意,正所谓“真者,气质俱盛”,这也是今天重“读”李可染写生之作的意义所在。
写生不是目的。在李可染看来,写生是对客观世界反复的再认识,要把写生当作最好的学习过程。他曾说过:“希望大家认真读大自然和传统这两本书。这是任何人永远也读不完的两本书。”
(本报记者 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