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感受国际大都市的商业脉动与城市品格——读《上海名物考》

发稿时间:2024-07-16 10:55:00 来源: 文汇报

《上海名物考:老字号、新品牌与城市软实力》 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凌燕

  上海,这座充满着活力与青春,同时又兼具古典与精致的城市,孕育着坚韧不拔、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品格。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智慧与力量,展现了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驱动和持续发展,也成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有力见证。《上海名物考》一书将上海的立体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上海的繁华与活力,在老字号品牌背后的传奇故事中被一一展开,又翻滚在新兴品牌的世界中,让我们感受到它们各自以创新的姿态与这座城市的脉搏同步跳动。

  追溯老字号脉络,领略上海的时代韵味

  马利,一抹独具韵味的中国颜色,有着100多年历史,名称源自“马到成功,利国利民”,是为了让贫穷家庭的子女也能用上颜料、实现肆意勾勒创意的梦想而创办的民族颜料工业品牌。借用画家陈逸飞的一句话:“马利的历史也是我们中国画家发展的历史,是连在一起同步成长的”,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马利,开启国潮快闪店,宣布进军潮流界,用独具艺术感的大色块为百年品牌注入创新活力,让百年马利成为全民艺术。

  “骑着凤凰车,脚踏回力鞋,背着邮差包,举着海鸥相机”,曾是20世纪80年代青少年中时尚人士的一个标准搭配。作为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的运动鞋品牌回力,它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双球鞋的故事,更是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于青春美好的记忆。在大量欧美运动鞋品牌涌入中国市场的冲击下,回力淡出人们视野,又凭着一股韧劲,积极探索互联网发展新道路,拥抱新潮流,坚守“回力”老字号,在绝境中涅槃重生,寻回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一支为国争光的国民钢笔——英雄钢笔,是现代中国制笔工业的先行者,1958年研制的100英雄金笔实现了赶超派克笔的目标,从此走向千家万户,成为一代又一代的特殊记忆。进入键盘打字的时代,英雄不迟暮,以品牌为引领,以创新为推手,以产品为基石,让英雄金笔焕发青春活力和创新动力。

  老字号是上海工商业发展中孕育的“金字招牌”,它们凝聚着时代的情感,体现了国家昌盛的文化自信。它们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成为了上海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

  跟随新品牌脉搏,感受上海的无限魅力

  大飞机C919,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在民用航空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雄心和实力,为我国在全球航空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新的力量。C919的故事,是上海的故事,是中国的故事,更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追求卓越的故事。

  临港新片区,始终以“五个重要”为根本遵循,集结新产业布局大未来。不仅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已成为临港经济规模最大、带动效益最强的前沿产业,更是着力打造低碳内核的“滴水湖AI创新港”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筑牢算力“底座”,以数智驱动未来。2024年5月,全国首发的数据跨境场景化清单、标准分类重要数据,为各领域发展提供支撑,成为极具示范意义的上海新名片。

  小红书,集社交和电商于一体的平台,以其独特的社区氛围和用户体验,成为了新时代消费文化的代表。因为喜欢,所以去做,最终成功在年轻人心中“种下生活方式的草”。它的创立和兴起,不仅反映了上海作为国际消费城市的吸引力,也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于品质生活和个性化表达的追求。

  新品牌的涌现与活力,正是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最好证明,是这座城市永葆青春,充满无限魅力的“活力密码”。它们不仅彰显了上海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也昭示着这座城市在全球化浪潮中引领潮流,塑造未来的决心与能力。

  穿梭地标建筑,触摸上海的城市灵魂

  外滩,上海的标志性景观,是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与中国传统审美相结合的产物,它见证了上海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崛起。每一幢历史建筑,上海总会、和平饭店等,都是百年上海的开埠史和近代史的见证者。陆家嘴,则是现代化上海的象征,高耸的摩天大楼和繁华的商业区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雄心和实力。其中,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等摩天大楼,更是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象征着上海的发展和进步。浦西的万国建筑群代表了上海的历史,而浦东的陆家嘴CBD天际线展示了城市发展的未来,黄浦江两岸观众的双向视线则连接了上海都市的过去与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迎风弄潮,上海证券交易所、杨浦大桥、洋山深水港……众多新地标一一崛起。上海证券交易所,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机构之一,是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支撑。它的诞生源自上海“低调、大胆”的探索,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和创新的成果,也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标志。在黄浦江上造大桥,上海人梦想了近百年,1993年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杨浦大桥,衔接杨浦和浦东,它的建成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洋山深水港,是打破上海航运发展制约、落实中央战略部署造出的超级大港,它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提高了上海的港口吞吐能力,更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是上海对外开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窗口。

  城市地标建筑,构筑出上海从港口城市到国际大都市的新封面,糅合了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作为历史的“活化石”,展现了上海城市灵魂逐渐丰满的过程。它们不仅是城市天际线的一部分,更是上海精神的具象化,见证着这座城市在时代洪流中不断自我超越的辉煌历程。

  梁启超曾言:“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星罗棋布的品牌闪耀着光芒,让上海的每个角落都成为独特的存在。《上海名物考》用35个故事为我们打开了走进品牌的窗口,在发展中感受个体的精神,在历史中抽丝剥茧、深入解码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和灵魂。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