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我国首部《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发布

发稿时间:2025-04-21 10:5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4月18日,我国首部《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我国小细胞肺癌在临床诊疗和患者生存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白皮书》调研发现,中国小细胞肺癌的“预防-筛查-诊断”存在三大缺口,分别为:高危群体识别不足、早期筛查力度不够、快速诊断难度较大。

  肺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首位的恶性肿瘤,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中侵袭性最强的亚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20%,具有进展迅速、早期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大约80%至85%的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已处于广泛期,肿瘤已扩散到对侧胸腔或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低于7%,患者面临生存挑战。

肺癌领域专家顾问团与公益支持方一同见证《白皮书》发布。会议方供图

  《白皮书》显示,受访患者中近半数(47.47%)小细胞肺癌患者无吸烟史,但传统筛查策略仍以吸烟史为核心指标,忽略了环境暴露、遗传、职业等非吸烟相关的风险因素,导致高危人群识别覆盖率不足,存在筛查盲区。数据显示,77.93%的被访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广泛期,22.28%的患者确诊时长超过3个月。

  对于上述缺口,《白皮书》中建议,应加强小细胞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推广工作。

  《白皮书》显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沉重,经济原因也成为最普遍的停药诱因之一。多数受访患者家庭的主要收入用于疾病治疗,超八成受访家庭因治疗承受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近半数受访患者未能参与慈善援助项目且申请面临各类困难。患者多依赖单一保险类型,难以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

  对此,《白皮书》呼吁优化诊断流程、持续投入新疗法研发、规范用药管理,通过推动创新疗法纳入医保目录和简化慈善援助流程来提升治疗可及性。同时建议构建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及全方位生活干预网络,以系统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白皮书》历时一年开展深度调研,调查覆盖27个省(区、市)的434家医院,从近5000名医生和患者中收集了4757份有效样本。

  发布会现场还同步启动“追光计划”全国巡讲计划,旨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的扩容和下沉。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