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走进月光 认识两只有情有义的蟋蟀

发稿时间:2025-04-29 10:53:0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 陈若葵

  “《月光蟋蟀》是一部童心、诗心和爱心之作,也是真正意义上中国首部长篇昆虫成长童话、哲理童话、生态童话。”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

  小读者,你读过法布尔的《昆虫记》或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促织》吗?你喜欢昆虫,尤其是蟋蟀吗?如果喜欢,一定不要错过新蕾出版社出版的《月光蟋蟀》这部童话,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蟋蟀故事。

  阅读加油站

  相信很多中小学生对赵丽宏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你们在语文课上读到的《顶碗少年》《囚蚁》《山雨》等文章就出自他之手,至今,他的多篇散文已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赵丽宏在我国当代作家中可谓大名鼎鼎。他的散文涉及题材广泛,大及宇宙星空,小至花鸟虫兽;诗歌《火花》《友谊》《江芦的咏叹》等也被广为传诵。5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著有诗集、散文集、小说等100余部。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被译为英、法、俄、意、日等20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

  当然,小读者最熟悉的还是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啦,他从10年前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已经为小读者写了《渔童》《树孩》等6本书啦。《月光蟋蟀》就是他最近为孩子们写的一部长篇童话。

  “月光蟋蟀”四个字令人遐想:作者围绕蟋蟀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蟋蟀”要用“月光”修饰?赵丽宏坦言:“我写《月光蟋蟀》,并没有设定明确的主题。生命的道路百转千回、千变万化,蟋蟀的命运也应如此。蟋蟀和人一样,要生存,要自由,要成长,要追寻世间的真善美。蟋蟀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人间的友谊、亲情和恋爱,人间的喜怒哀乐,在蟋蟀的世间里一定也存在。”

  它告诉我们

  《月光蟋蟀》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童话世界——

  童话的主角,两只蟋蟀一个叫玉顶,另一个取名铁头。它们身手不凡、出类拔萃,是蟋蟀家族中的佼佼者,不仅拥有动人的歌声,也在格斗场上难逢敌手。老蟋蟀金刚曾经劝诫它们:学格斗不是为了称王称霸,而是为了锻炼体魄,为了不被入侵者欺负。它俩谨记这个观念,内化为生命中的自觉行为,它们彼此只有兄弟情谊,不再比试谁更厉害。

  后来,自由快乐的生活被突然到来的蟋蟀猎人打破了:铁头不幸被蟋蟀猎人捉去,从此不知下落;玉顶意外遇到一对善良的兄妹,被当成宠物小心呵护,一对情同兄弟的好友自此失散。然而,两兄妹的父亲为了救助行将破产的亲戚,把玉顶借给亲戚去“斗蟋蟀”,玉顶成了被关在闷筒里随时准备决斗的玩物。令玉顶万万没想到的是,与它对决的竟是好兄弟铁头——铁头已成为主人赚钱的“黑旋风”。

  意外相见,两兄弟悲喜交加,它们没有忘记昔日的约定,绝不做无谓厮杀。于是,它们迅速商定了一个脱逃计划,在佯装格斗时伺机逃跑。铁头成功逃掉了;而玉顶在奋力蹿出蟋蟀盆时,不幸失去了一条后腿。即便如此,玉顶仍下定决心,要拖着残躯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回到月光下广袤的原野中,因为老金刚的话始终在它心头回响:“要活在田野里,唱在田野里,死在田野里,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兄弟俩境遇不同,奔赴故乡的方式也不同。这个过程虽然充满危险,但世间的善意和友情帮助了它们:铁头在一只流浪狗的帮助下,历尽辛苦才找到原野中那块“天下第一虫”的石碑;玉顶则因有好朋友壁虎阿灰的倾力援助,阿灰甚至因此牺牲了自己的尾巴……故事结尾,历尽磨难的兄弟俩终于如愿以偿,它们回归了日思夜想的家园,相见于那块魂牵梦萦的石碑之下。

  《月光蟋蟀》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和饱含诗性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富有童趣的人类和蟋蟀奇妙邂逅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作者将蟋蟀拟人化,使其具有人的灵性与情思,在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曲折经历中传递生命真善美的力量。全书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意境悠远,极具艺术感染力。

  边读边想

  《月光蟋蟀》是一本富有诗意和哲理的童话,它以满怀关爱之情的眼光,讲述万物有灵的世界。小读者能从玉顶“虽善战而不战”的坚守、“虽能走却不逃”的承诺、“虽能赢却甘愿输”的牺牲中,看到了生存挑战下的友谊、团结、以诚相待、勇敢进取,学到什么是理想、责任和爱,懂得万物有灵,学会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童话中优美的文字呈现出如宫崎骏画笔下静谧、绝美、诗意的自然世界,孩子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成年人也会被其诗意的文字深深感动、治愈,很适合亲子阅读,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