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驴的中短篇小说集 《南方巴赫》包括9个中篇。小说集以湖南乡土作为故事发生的大背景,魔幻的笔调与湖南地域文化的结合是作者的尝试与突破,对于湘西南文化的溯源和聚焦青年一代成长命运的独特视角成为其小说高辨识度的鲜明符号。
不同于沈从文等老一辈湖湘作家笔下的传统民间写作,也迥异于当下湖南青年作家沈念的大湖气息,郑小驴在南方文学蓬勃生长的当下,借用那些属于他的特殊元素,开辟出一种异质性的文学写作模式,展现出青年一代那种躁动不安、迷茫困惑,却还在努力抗争的精神状态。 《南方巴赫》一方面是作者对自己青春记忆的深情回望,另一方面在文学叙事的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音乐一样的结构、带有悬疑感的隐喻,对于人性病理学方面内容的深入挖掘,最终构建出了一个既有诗意又让人感受到生活痛感的文学世界。
青春困境的南方书写
青春的精神漂泊是小说集的主题之一。金宏明、小湘西这些角色,都在湖南小城那潮湿、燥热、黏腻的环境里艰难地生活着,努力寻找自己的人生轨迹。这种南方的地域特色,不是在描写风景、环境的时候看出来的,更多体现在人物的精神世界里。金宏明对艾米莉那种痴迷的感情,小湘西对畸形美的那种病态的迷恋,都带着那种湿热、偏执的劲儿,那种汗涔涔的执拗感,特别真实,又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同时,他们内心的孤独,因为音乐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沉重感。他们感受到的那种“受难”般的压抑,一方面来源于家庭的管教方式,像《国产轮胎》里被姑妈洁癖症管控的少年,他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扭曲,这就是迫于权威家庭规训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争斗,给他们带来的压力,《盐湖城》里乡村复仇的悲剧故事就是个例子。郑小驴巧妙地把音乐和文字结合起来,让音乐里的那种悲怆,成为年轻人都能感同身受的背景旋律,好像大家都能从这音乐里,从这些故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
小说集中“汽车”意象的反复出现,标致206、衡阳牌拖拉机等,象征着逃离的渴望与现实的悖论。书里的人物开着车拼命狂奔,一心想摆脱小城那种狭小、憋闷的环境,可最后往往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之中。这种一直在路上,却好像怎么也跑不出的困境状态,其实就是青春时期那种躁动不安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像是在说现代社会里人们所面临的诸多困境。表面上看,不断地移动、改变好像能带来希望,但实际上,却让人们精神上更加漂泊,找不到真正的归宿。
叙事技艺的革新
在讲故事的手法上,小说集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实验性。在《南方巴赫》里,小说采用了双线交织的叙述结构,金宏明的观察视角和艾米莉那些不连贯、碎片化的独白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故事的发展。书里还有一些神秘的符号,如“山洞中的两只羊”,就像藏在水下的冰山,表面上看不太起眼儿,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很多重要的信息。读者需要仔细地从这些零散的线索里,一点点拼凑出故事的真相。这种悬疑设计是对传统线性叙事的反叛——故事的意义不在于结局与答案,而在于解谜过程中的精神共振。
另外,小说的节奏感很好,这和音乐有很大关系。碾死狗这类突发事件,雪夜逃亡的紧张情节,就好像是交响乐里的变奏部分,让整个故事充满起伏和变化,如同音乐的旋律一般。郑小驴因为曾在访谈中自述他在写作的时候,一直反复听巴赫的音乐,听着听着,音乐的节奏就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他讲故事的节奏,让文字也有了音乐一样的韵律。
病理学视角下的人性勘探
小说集里很多人物都带着精神疾病的影子。艾米莉有精神分裂,小湘西的姑妈有洁癖症,刘明汉对于复仇的偏执甚至每一个渴望点燃拖拉机邮箱的人……这些“病人”形象的设定,其实是郑小驴从病理学的角度,对当代人际关系的一种分析和诊断。
在《国产轮胎》里,小湘西的姑妈貌似想用极端的清洁行为,来对抗这个污浊的世界,这是否是她曾经深爱过的丈夫和她的弟妹之间的“越界”所带来的后遗症。在《南方巴赫》里,艾米莉的精神分裂来自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痛,山洞里的羊具体又是指向什么,复制的羊活着,被复制的羊死去,两者之间貌似完成了某种特殊的替代仪式。
作者善于使用这种病态的人物刻画方式去展现他对现实的抨击。在现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交流方式便利了,但人们貌似进入了一个更孤独的空间里,精神疾病正逐渐成为某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问题。热闹的社交大环境与人们愈发孤僻的内心产生激烈的矛盾,本以为的透明化了不但没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让彼此更加疏远。交流太快、太容易,语言的表达愈发浅薄,人们的情绪愈发不稳定、难以控制,慢慢地,人的精神世界就变得空荡荡的,像荒原一样。郑小驴通过他的语言去编织某种巨大的差异感——一种对于时间、空间甚至虚幻与现实的破坏让小说实现近乎夸张的语言张力。这需要读者慢慢去体会、去琢磨的那种幽微的人性,让大家重新感受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又深刻的情感联系。
文学的救赎与美学坚守
郑小驴在谈到自己创作想法的时候,很直接地说他不喜欢现在那种“透明化叙事”的方式。他不想写那种像口香糖一样,吃了就扔,没什么回味的“一次性文学”。他追求的是像卡尔维诺那种经典的文学境界,觉得小说应该像暗物质一样,虽然不太容易被一下子发现,但却能一直在黑暗里发光,有着长久的魅力。在《南方巴赫》里,这种追求就体现在他对细节的极度讲究上。《国产轮胎》里的小湘西,他嗅臭鞋时的动作,写得特别精准,让人好像能亲眼看到一样;还有写艾米莉对于幻听的自述,用特别细腻的笔触,把人性里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小裂缝,都清晰地展现了出来,让人分不清她说话的真假。
金宏明是否在那个雪夜成功逃离?艾米莉是否得到救赎?文彰是否从轮胎下逃离?小湘西是否带着那个女人偷车逃跑了?其实故事的答案已经不再重要,他们在困境里不断挣扎的过程,已经塑造出了一部了不起的史诗。《南方巴赫》拿着文学这把钥匙,打开了当代人精神荒原的大门,在巴赫音乐的悲怆旋律和汽车奔跑的轰鸣声里,勇敢地对我们这个时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与讽刺。这本小说集就像一面三棱镜,它既让我们看到了南方那种潮湿、充满生命力又有点暴烈的特点,也让我们从里面看到了每一代年轻人都会面临的困惑,以及他们对未来始终抱有的那一点希望,至于未来会怎样,结果会如何,我们只需要静静地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