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马伯庸新作《桃花源没事儿》:驾驭执念,回归本真

发稿时间:2025-06-04 10:5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当穷酸小道士成为“背锅侠”,该如何破解人生困局?面对桃花源的巨大危机,小道士要如何突破重重关卡?日前,作家马伯庸的新作《桃花源没事儿》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中南博集天卷共同出版上市。

  马伯庸代表作有《两京十五日》《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等。《桃花源没事儿》是他的畅销书系“见微”历史短小说第三部作品。

《桃花源没事儿》书封。中南博集天卷供图

  小道士玄穹是天生穷命,只要一捞横财,必有天雷劈下。他什么钱也不敢挣,只能去桃花源当个俗务道人。这项工作钱少活又多,白天忙着解决妖怪们的鸡毛蒜皮,夜里还要处理琐碎的道门文书。偏偏他还赶上桃花源的一场绝大危机,自己成了最适合的“背锅侠”……《桃花源没事儿》以妖喻人,以幻写实,将成长的阵痛变成一个有寓世意味的故事,用潜移默化的方式直抵人心。

  《桃花源没事儿》的故事萌生于2013年,片儿警老刘给马伯庸讲的一个段子。“附近有个小饭馆,消防通道总是堆放杂物,怎么教育都屡教不改。后来有个道长路过,说你这风水不对,挡了财运,老板连夜就给清干净了。”故事逗得马伯庸哈哈大笑,他想,“如果有个道士管理居民区应该也挺有趣的”。

  从此,这个想法在马伯庸的心里生了根。后来偶然间,他看到了汪曾祺改写的《聊斋志异》和古龙的《七杀手》,故事慢慢长出了枝丫。断断续续,一晃十几年,《桃花源没事儿》在2024年诞生了。

  “比起我其他的历史题材作品,这本书没那么沉重,就是个小品级的东西。不过因为它的创作时间实在太长了,以至有意无意中,也保留了我这十多年来心境变化的痕迹。”马伯庸在后记中写道,里面有些桥段,仍属于那个沉迷动漫、热衷游戏的年轻小伙子,飞扬而轻浮;有些桥段,却是中年人才会留意的现实,稳重而疲惫。“我没有刻意修掉,让它保持着这种斑驳的风貌,就当是留住了我的人生年轮。希望读者朋友们也能在这部小文中,看到自己的年轮。”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