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尘土飞扬中,我写下诗篇(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发稿时间:2025-09-05 10:24:00 来源: 人民日报

  我是一个农民工,也是别人口中的诗人。每天早上6点半,城市还未完全苏醒,我便已穿好工装,骑着电动车驶向工地,敷设线管、安装导线。飞扬的粉尘中,我手中的切割机就仿佛一根指挥棒,发出的声音如同交响,誓要“在每一堵墙上埋下伏笔”。哲人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想,自己的生活该是充实的。一条条粗细均匀的线槽里,蕴藏着城市生长的脉络,也孕育着我的文学之梦。

  工友们常笑我痴,不务正业。确实,我实在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打工人,接活赚钱于我而言从不是第一位的。他们每个月的日程表都满满的,可我要留那么几天,钻进读书和写作中去。文学,才是我生命的重中之重,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庇护所。夜深人静时,自己会对着皎洁的月光发呆。谁能想到,这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向往文学海洋的心。

  我自认为和文学有些缘分。高中读到《诗刊》等杂志后,我便喜欢得无以复加,还在报纸上发表了诗歌。有老师苦口婆心地劝诫:“咱农村娃读好课本才是正道,文学不能当饭吃。”后来,我干过木工,学过机械,做过生意,最后当了水电工,奔波中也一度想要放弃文学梦。可人要吃饱,也需要精神食粮。对呼呼飞转的切割机,我曾非常害怕,但为了生活硬着头皮也要上。名著佳作的殿堂,我是如此向往,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呢?

  做不了专职作家,也可以读书!我那不知几平方米的小屋,已被书籍占领。上千册图书如流水般涌入这方小小的浅池,容我恣意畅游。名家的文字如高山,我从中领略他们眼里别样的风景。沉浸其中,自己就像武侠小说里醉心功夫的傻小子,时而陷入突飞猛进的狂喜,时而又因内力不济而苦恼……看了不少书,假如只吃桑叶不吐丝,岂非很无趣?写作的激情喷薄而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方小小的螺蛳壳,成了我文学的道场。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在文学的土地里扎根,每读一本书都成为一次沉潜与蓄势,为果实的成长积聚力量,只待瓜熟蒂落。2021年加入杭州临安区作协,今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与春天,相隔一道墙》。也有朋友劝我,“白天还要上工,文学嘛,玩玩就好。”然而,我是个有野心的人,对文学还当真了,因为那是粗糙手掌里攥紧的星光,更是疲惫工作后不肯熄灭的火种。

  利用闲暇时刻,我构思行文脉络,不仅不辛苦,反而点缀了枯燥的工作。有时候,灵感就像顽皮的野兔,猝不及防就蹿到面前,那种又惊又喜的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我会抱起它,安抚它,待回到家里,再慢慢用文字为它营造一个舒适的安乐窝。就这样,一日复一日,我写下了点滴日常、工友际遇,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过去,我对农民工的身份有些介怀,把自己比作“悬挂于城市边缘的空调外机”。是文学的翎羽牵引我走岀了内心的自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如今,自己已年过半百,时不我待,更要在劳作之余,以笔为犁深耕文学的土壤,让那些隐藏在钢筋水泥里的感动、那些浸透在汗水里的故事,都能在文字中沉淀成岁月的琥珀。哪怕只是拾取零星光阴,也要让它们在纸上落地生根,长出一个春天。

  (洪信明 作者为建筑工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韩玉